地方生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林彪死后周恩来因何嚎啕大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5 1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我的伯父周恩来》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消息一经证实,有人立即提出用导弹打掉。毛泽东主席摇摇头:天要下雨,娘 要嫁人,随他去吧。而伯伯曾拿着话筒向林彪乘坐的三叉戟喊话:“林副主席无论在国内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恩 来都去机场迎接。”接着,为了处理这一突发事件,伯伯吃住在人民大会堂,几乎整整三天三夜没合眼。
有一个情节鲜为人知: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带回的照片,证实了林彪的确折戟沉沙,自取灭亡之后,原本 弥漫着高度紧张气氛的东大厅里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其他人都已经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屋里只剩下周恩来、 纪登奎。

突然,一阵嚎啕之声如江水崩堤猛然暴发,这是一种长久的压抑到了极限,终于无法再压抑而暴发的哭声, 一种痛楚无比撕肝裂肺的痛哭。纪登奎一下呆住了:不是亲眼目睹,他不会相信,发出这种哭声不是别人,正是 面对墙壁双肩颤抖的周恩来!就是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这不幸中的万幸的周恩来!

自从调到中央工作,纪登奎看到的周恩来永远是从容、镇定、乐观。如果从身材长相上看,周恩来只算是中 等个,典型江南人的脸庞,端庄清秀,举止文雅,让人不禁联想起西湖边的杨柳。可是,从跟随他工作开始,不 管是外交上的剑拔弩张,还是党内错综复杂的局面,他永远应付自如!而且,他仿佛是专为克服困难来到这个世 界的,往往越是困难、艰险,他越有力量和办法,仿佛世界上没有难得住他的事。像今天这样的失控,纪登奎是 第一次看见,真感到太意外了,太震动了,以至于平时反应敏捷极善言辞的他,此刻也乱了方寸,话说得结结巴 巴:“总理,总理,林彪一伙摔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对不?”讲完他自 己才意识到,自己分明在重复着总理刚才讲的话。周恩来回过身来,双肩依然在颤动,脸上老泪纵横,他摇着 头,声音嘶哑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确实,纪登奎也是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真正想明白周恩来的痛哭失声:为着树立和维护林彪副统帅的 地位,冲击打倒了党政军那么多老干部,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全国从上到下,几乎无一幸免,国家主席刘少奇 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煤炭部长张霖之被活活打死,多少老干部被投入监狱,多少群众因之划线受批 判……如今,这个一直是被称为毛主席“最亲密战友”,并作为毛主席当然接班人写入党章的林彪,竟带着老婆、 儿子逃往国外,落得个折戟沉沙,死无完尸!作为一个国家总理,他怎么不为“文革”以来党的一次次错误决策痛 心!怎么再说以打倒刘少奇大树特树林彪为主要成就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他又怎么向全国党、政、军、民 解释和交代这一切?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笑指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林彪外逃之时,毛主席已是 年过古稀老人,林彪外逃之事,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致命的。

1971年12月,正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集会议的伯伯,出去接了一个电话,再进门时脸色灰白,他挥挥手 说:散会散会!没了往日的镇定,转身带着小跑往电梯方向赶。卫士长张树迎扶着伯伯走进电梯,他明显感到总 理的全身在发颤:“到游泳池。”他的声音也微微发颤。张树迎心里一震,一定是毛主席那里出事了。果然,一进 游泳池,毛主席卧室的门窗大开,平躺在床上的毛泽东主席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仿佛已经没了呼吸。张春桥、 姚文元、江青等人已经到了,只是冷漠地远旁站着。伯伯进去后立即向紧张焦急的医生询问情况,判定病情,紧 急调来了吸痰器。经过吸痰,毛主席的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大口喘着气;又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的眼睛慢慢 睁开了。伯伯此时如释重负,他激动地扑到主席床边,双手紧握着主席的手,泪水夺眶、语音哽咽地冲口而出: “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这句话,站在伯伯身边的张树迎听得清清楚楚,他内心无限感慨:党内对毛 主席心思最摸底的恐怕非总理莫属。至今张树迎还仍常对我感慨:你伯伯一直维护毛泽东主席的地位,你说他崇 拜主席,尊重主席,也是为了这么大的国家呀!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5 16: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彪死后周恩来因何嚎啕大哭?

1971年9月13日,中共副统帅林彪的座机坠落于蒙古的温都尔汗沙漠。其妻叶群、儿子林立果同机身亡。

许多年来,不少人一直在推测分析,林彪的座机到底是被周恩来下令击落,还是因油料耗尽或机械故障而坠毁。我倒觉得,这虽然也不失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但更重要的则应是研究林彪本人的思想,和对林彪本人进行评判。

夺权的动力:满足权欲还是施展抱负?


在中共史上,林彪主要以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的形象出现。他戎马生涯二、三十年,能跻身于中共最高决策圈,则只是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只十年左右,他的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就一起非正常完结。而这十年也正是中共高层最剧烈变动的时期。林彪没有留下系统的政治著作,人们确较难洞悉其思想实质与全貌。然而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历史事实还是留给了人们一些从事研究的机会。


林彪为何要出逃?中共的解说词是他“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阴谋败露。”身为中共副统帅的林彪为何要谋害毛?中共解说,他要“抢班夺权”。他为何要抢班夺权?中共没明确讲下去了。


林彪确有要取毛而代之,成为中共最高首领的意图。这一意图是出于个人绝对权力欲的剧烈膨胀,还是想在治国安邦上能不受任何掣肘地施展自己的方略,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


个人权力欲,世间许多较有能力者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然而它通常较隐蔽,不作公开宣称,而且往往是渗透在其所从事的事业中,林彪的思想上当然会有此种成分。但如果把林彪的一切作为都归结为个人权力欲,把林倒毛的行动评判为纯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那无异于把一段复杂的历史事实作了个简单化的结论。


林彪身亡后,中共搞了一阵子的“批林批孔”运动,说林彪是孔子的信徒,因为经发现在他的卧室里挂满了写着孔子“克己复礼”一类名言的条幅。这是一个极重要的线索,是我们赖以了解林彪深层思想的第一个钥匙。毕竟,他挂在自己卧室里的条幅绝无可能是作秀于人的。(他聚精会神学毛著的照片倒是百分之百的作秀。)


林彪的纲领:《五七一工程纪要》


林彪要克自己的什么?要复什么礼?是不是要克复自己的冲动、愤慨,用他推崇的“韬晦”之术,去逐步创造机会,施行自己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在中华大地上恢复一个较美好的社会制度?这真是个政治谜语。有没有谜底呢?谜底在哪里呢?


有谜底,谜底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五七一”为“武装起义”的谐音,系林立果的“小舰队”所拟,其中运载了林彪的思想。


《五七一工程纪要》除了拟定一系列武力倒毛夺取政权的具体措施外,还对毛进行了简扼的批判。


“纪要”说,毛是“披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纪要”还指出了当时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缺衣少食;工人工资长期冻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干部五七干校是变相失业。”“纪要”进而提出其政治主张:要以“社会主义的民富国强代替毛封建法西斯专政下的国富民穷。”


《五七一工程纪要》以中共绝密文件的档次却在全国范围内传达。连工厂每个车间班组都可分摊到一份,但只准读、看,不准抄记。“纪要”的传达在当时整个社会产生极大震动。因为象“纪要”里那样骂毛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这种骂法竟是出自毛的“亲密战友”“副统帅”之口,人们嘴里都一同声讨林贼,但心里却各有所思。有人悄悄说,公布《五七一工程纪要》是不得已,因对毛、对中共政权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舍此无法解释林彪为何要出逃。还有人暗中议论,公布“纪要”完全是周恩来一箭双雕的计谋,既搞臭林彪又指出了老毛的笨。


中国人毕竟是个极健忘的民族。尽管当时震动极大,但不久就渐渐淡忘,至今中国民间还有几人记得《五七一工程纪要》?


早在五九年庐山会议上,毛在一次讲话中大捧秦始皇,林彪插言:“秦始皇焚书坑儒。”毛接着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算什么?秦始皇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在镇压反革命中坑了四万六千个儒都不止。右派份子骂我们是秦始皇,我们一概承认,只是他们骂的还不够,还要我们作补充。”这在中共高层的政治生活中只是个转眼即逝的历史小镜头,它被绝大多数的人们所忽略。但其实它的内涵极为重大。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毛、林两人对秦始皇截然不同的看法。当时林尚未入中共最高决策圈,还未成为毛的亲密战友,故才会冒出这一句音调不合的插话。联系起林的尊孔,林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对毛的痛斥,可以洞悉林思想的一贯性,对古代秦始皇和当代秦始皇的厌恶。

林彪选定了曲线救国之路


据上所述,笔者对林彪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


林在治国安邦的许多方略上与毛意见不同,他意欲改变毛的倒行逆施,但暂无门路,五九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被贬,林主要以军中资历取而代之。从此他的活动半径不再只是军队武备。他目睹彭德怀正面进言的悲惨下场,悟出欲要施展自己的主张,唯有骗取毛的信任,以求毛授予他更大的权力,暗中膨胀自己的势力,以求有朝一日取毛而代之,完成“克己复礼”的大计。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讲假话,办不成大事”,这也算是一个曲线救国的方针吧。


于是,林彪大搞政治挂帅,大力倡导学毛著,极力捧毛,掀起对毛的个人崇拜。果然毛高兴了,开了金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渐渐地,林的形象凌驾于政治局其他常委之上。及至六六年,毛以林为支撑发动了旨在高层大整肃的所谓“文化大革命”。


一九六九年四月,中共“九大”召开,林彪被确定为毛的接班人,并载入党章。林的几位得力的部属邱会作、吴法宪、李作鹏等均进入政治局。鉴此,林已向最高权力宝座迈进了一大步。然而,林彪很快发现自己这个“副统帅”、“接班人”实质上近乎“王储”一个,“副统帅”与“正统帅”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要正式登上宝座,要么是毛禅让,要么是毛故世,禅让绝无可能,而毛又体壮如牛,望其仙逝,望穿秋水。

周恩来成了掌权最大障碍


问题还不仅此而已。世事变化无穷。党章系由文字组成,文字系由人手写出。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并非真的坚如磐石。“副统帅”的实际内容也只是个国防部长而已。执掌一切的最高权力在毛,国家的行政权在周恩来。而周已在毛的文革大肃整基本落幕后,不动声色地进行各种修补工作,巩固其班底实力。毫无疑问,这个以周恩来为首的一股势力是断难跟自己合作的。无论自己是正常接班还是倒毛上台,都将面临周系势力的挑战。并且,毛又在耍弄政治平衡的帝王权术,明显对周系势力的集聚予以默许。这岂能坐视?除周势力外,还有江青一系。文革中虽跟自己颇能合作,但以江乖张的性格和政治野心,终难免磨擦以至对决。


一种深深的危机感笼罩着林彪。他深知,如果他能上台执政,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一些正面的贡献,那不但是舒展了自己的志向,也是对自己的形象作出了新的塑造,人们会因自己治国安邦的功绩而重新认识、理解、评判自己前阶段的所言所行,否则自己只会以一个肉麻吹捧暴君、助纣为虐、荼毒社会的丑恶形象载入史册。他必须应该有所行动了。


打蛇要打头,要想搞垮周势力,捷径是除周。七零年某日,云南省革委会主任谭甫仁接到林彪秘密指令:有一架某种标志的飞机将飞越其省上空,务予以击落。谭心知有异,不敢抗命也不敢照板执行,遂耍了个滑头,派歼击机将该机迫降。从被迫降飞机上走下来的竟是怒容满面的周恩来。谭甫仁的滑头并未能使他逃脱厄运,惊惧交加的谭甫仁旋即被暗杀。


林此举的失败与周结下了不可解的仇结。周惊醒过来后,立即全力投入对林的特工反制行动。并且毛也因此而对林大生疑心。


世人皆知周是个精明的行政官僚,而较少人知晓周还是个特工高手。当他还只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时,就已执掌了中共的特工大权。顾顺章叛变供出了中共首脑机关的一切秘密,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全靠周安插在国民党要害部门的特工钉子李克农、钱壮飞等起了关键作用,救了中共一命,否则,一部中共现代史都可能要重写了。周一直有自己的特工班子,当这部机器加速运转后,有关林体系的一些秘密行动的报告就会很快送到毛的办公桌上了。


林为了尽快获得更多一些实权。对毛耍了个花招,建议毛重任国家主席,毛已表态自己不任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一职。林坚持这一建议无非是向毛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不做国家主席,让我做吧。”这已不是推测,而是可在叶群对其效力者的一句话中得到验证。叶群说:“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往哪里摆?”于是就引起了九届二中全会上的一场轩然大波。

下决心以非常手段挽救颓势


这次林又失算了。毛坚决不予林,非但不予,还严厉责罚了林的几员大将。至此,林面前的路已经不多了。周系势力对其戒备森严。江系势力与之分道扬镳。毛又一再讲了对林感到厌恶的话。在林看来,往后要么是每况愈下,坐以待毙,要么是用非常手段来挽救颓势。于是就有了林系里一批以林立果为首的少壮派军人拟定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并付诸行动。


既由于毛周特工情报的高超,也由于某些林系人马的临阵退缩(其详情有待披露),林系人马的几次行动皆不奏效。一切阴谋行动败露后,林只剩下仓皇出逃的唯一下策了。


与刘少奇、彭德怀相比,林选择一条通向金顶的钢丝。这是一条危险的捷径,若能走过去,会有辉煌的作为,否则就是跌落在永无超度的万丈深渊。


刘少奇以业已是第二号人物的身份,不声张地改变毛的政策,在经济上确有建树,他遭到毛的荼毒,身后可望得到人们普遍的同情。彭德怀敢于对毛犯颜直谏而受到毛的打击,后世更是得到人们的钦佩崇敬。然而林彪呢?他没有成功地走过去,他没有来得及实现其“克己复礼”的夙愿宏图。广大民众并不了解他的思想实质,他的政策主张。他留在世间的业绩只是狂热地搞政治挂帅,肉麻地吹捧毛,行径十分丑恶,再经过中共当权者多年的主导舆论所进行的塑造,林彪的形象已定格为一个无耻的骗子,凶险的阴谋家。

捧毛的欺骗表演给翻案造成困难


确实,林彪的案要翻过来是非常困难的。这除了以上讲的外,更由于林所奉行的曲线救国方针,在业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行动上是给毛助纣为虐和荼毒社会。他所倡导的政治狂热,直接造成了“血统论”的泛滥。文革中,红五类红卫兵和保守派正是以“血统论”为根据去杀戮残害“黑五类”无辜民众的。他替毛搞大整肃效力,使许多***干部深受其害,并且累及大量民众。他搞那一套对社会经济文化也很有负面影响,并且他还在助毛的同时,也借机扫除自己在高层里的潜在反对势力。这就是毛说他的:“为了打鬼,借用钟馗”。其实在此道上,始作俑者的,正是毛自己。


就这样,千千万万上上下下的人们都在林彪搅起的风风雨雨里喝了多少不等的苦水,而并未尝到他的甜头,这叫人们怎么能在他死后给还他一个正面良好的评价呢?


应公正、全面地评价林彪


然而,请不要忽略,林彪的治国蓝图尽管胎死腹中,但林彪的横死却实实在在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利益。正是由于林彪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仗义直斥诸种社会问题,自七二年开始,下放干部陆续全部回到机关;知识青年开始回抽城镇工厂;工厂工人薪水普升一级。为了表示并非因给林彪骂了才给工人升工资,中共当局竟确定把加薪起始日回溯至七一年七月一日,补发加薪达十个月。这真是穷困不堪的小百姓们的意外财喜。


林彪的决然行动还给毛以极大冲击,毛的身体状况从此江河日下,林的死也对此后的中共高层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恩来的主政,邓小平的复出,四人帮的式微无不与此有关。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公正、全面,并要透过表面现象深究其内在本质。一般人常会以成败论英雄,以得失评世事,个人情绪好恶在其中起相当作用。而一个严肃的、有志于中国历史的人自当不应如此。


诚然,倘若林彪真的能倒毛上台,中国也未必能走上光明之途。其一,林并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革命家。其二,林未必有力量控制全局,其三,林缺乏在经济上治理国家的知识经验。其四,林的社会基础是军队,而军人干政,后果往往不良。然而,这几方面都不应成为评价林的依据。因为这些都是一些设想,是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业已发生的事情是从五九年庐山会议上插言“秦始皇焚书坑儒”到七一年九月十三日葬身塞外沙漠,这十来年间其所实行的曲线救国方针及围绕这一方针的种种言论行动。固然,其许多言论行动的表面意思和形式是极为令人反感的。


中国还未到一个大解咒的年代。但我坚信对毛、 周、邓、林等中共巨头进行全面、公正评价的一天一定会到来。这有待于某些目前仍苟延残喘于世的中共巨头的故去;有待于一系列秘密文件曝光;有待于许许多多的知情人写出一本本“清宫秘史”;有待于全民族政治上的进一步觉醒。


在这一系列的评价中,对林彪的评价意义尤为突出。它可使一缕徘徊在神州上空的冤魂能得以安息,这是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同情心的中国人理当面对的工作。并且,在评价林彪的同时,也会涉及到对毛泽东、周恩来的彻底评判,以至涉及到对整个***体系的剖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5 16: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彪死后周恩来因何嚎啕大哭?

以上转自中华网!回复作者:vocalno(vocaln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5 2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林彪死后周恩来因何嚎啕大哭?

呵呵

全面彻底的阅过~~


想去买套<林彪传>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方生联盟 ( 沪ICP备10219162号-68 )

GMT+8, 2025-8-3 09:42 , Processed in 0.0591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