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上《〈 管理学 〉》的时候
老师让我们写的
我随即有感而发
谈吐了点浅薄的字句
以共大家共飨
个人身份信息特征
姓名 quicker 年龄 20 性别 男
是否军人 否 职务 团支部副书记 学号 2001016029
“想一想你对学习感到特别满意和特别厌烦的时候,不论现在的学习还是任何过去的工作,不论这种情况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请告诉我们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学习感到特别满意的时候:
首先我认为对学习满意的定义应该是学的比较轻松,而且学校成绩也比较好.对于我本人来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比觉满意(虽然有时看来不是最好).当然特别满意的应该是我的成绩在全班乃至全年级都领先的时候. 在小学和初中,我的成绩都是全年级的前几名.而且当时也没有升初中和升高中的压力.在小学时,因为自己比较自觉一点,所以很容易就能在全年级稳居前列.但同时又因为当时我上的小学在我所在的市里并不是最好,这样也多多少少对不明事理的我产生了些许动力.正因为在年幼时知道了山外有山的道理,才让我努力学习最后如愿考入全市最好的中学.到了初中,刚开始我的同桌就是当年全市的第一名.这样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也促使我想看看我这个从一般的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究竟和重点小学的同学有多少差距.初一的前期我也就在摸索和借鉴中,出乎意料得当了第一名.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更大的范围中,也是同样优秀的.在初中这种并不需要很多逻辑和推理的学习阶段,在我看来只要自己记忆力好点,考试稍微自习点,要取得好成绩是很容易的.正因为在初中时,没有了太多学习上的压力,就促使我广泛地参与了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还曾代表学校夺得了当时全市乒乓球比赛的第四名.所以我认为对学习的理解,应该是在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范围来理解.并不专只文化课成绩.对学习的满意同样是认为当时那个阶段中,不管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上,还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看,都能使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到你的不断进步.
对学习特别厌烦的时候:
只要是人,不管对什么事情总有厌烦的时候.更何况是学生对自己形影不离的学习.对学习短暂的厌烦是人正常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需要.我自己在学习的不同层次和阶段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抵触和厌烦.对于学习的繁重感受最深的是高中特别是高三.谁都知道高考对于高三的学生意味着什么,经历过的高考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残酷和无奈.当学生,老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对高考抱有那么高那么重的期望和幻想时,作为最最主要当事人的学生,是无法逃避这种压力的.在我看来,这种压力至少在潜意识里对我造成了对学习的麻木和被动.当没有及时化解这种压力时,厌烦和抵触是油然而生的,是不以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什么书山,什么题海,这样宝典,那样秘诀,充斥着整个生活时,厌烦似乎成了我唯一的解脱.因此当高考一结束,对学习的厌烦随之成了随风往事,以致于到了大学军训了一个半月后,我才发现学习该是多么亲切和自然的事情.
当人正在经历着,他自己不会知道他的经历的价值所在.只有当这段经历化作记忆,他才知价值的所在.
因此当初对于学习的厌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让我知道了学习真正的含义.
到了大学,当我成为自我感觉发展前途在国防科大中是最大的双向选择生时,那种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相信每一个知道其中奥妙的人都有种难以言语的苦涩和酸楚.虽然我坚信本科没有选择军人对自己来说是正确的,虽然按照正常的逻辑分析得出军人学员也有比我更大的烦恼,虽然…太多的理由,太多的借口使我难以用我浅薄的言语透露我的理念.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个别猛男猛女不在讨论之列)到了大学都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困惑过,烦恼过,无助过.而且会有很多人会在大学毕业时也没有真正想通大学学习与自己过去学习真正的差距所在.在大学中都会对学习的理解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评价.我相信这种评价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形成的标志和开始.记得那句我到大学才听过的那句明言(明智的言语):当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必须适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