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灌水]中国大学校园之十八怪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4 1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all机主人一大串  
  近来Call机降价,校园“带机族”人数激增。然而Call机仍属高档货,每月的座机费对部分学生来说仍嫌奢侈。于是校园内出现一种现象:Call人需得指明机主。因为一个Call机往往由一个寝室共享,同室成员平摊养机钱或请机主不时撮一顿,就可名正言顺地给亲朋好友留下机号。  
  天明时节成“老外”  
  由于国家教委对四、六级的重视。以及英语当今在国际上不菲的身价,校园里学英语蔚然成风。每天清晨,草地、台阶、操场、教室里都是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只是朗读中文的人寥若晨里,学生们说的全是洋话。使你感到有如身在异乡,学生们个个是“老外”。  
  社团见首不见尾  
  为鼓励学生们大量实践、投入社会,学校对社团向来采取宽松政策。因此校园社团品目繁多,常让新生目不暇接。新学期开始,各社团展开广告大战,争取新会员入会。那种繁花似锦的气象,甚是好看。然而随着课业日紧,社团活动日渐枯萎,广告栏也渐冷清下来。使社员们哀叹: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期末教室人成灾  
  大学生们空闲的日子宁愿走出书城,去领略社会的风景。于是大部分时间投入采访、维修、业务联系、演出……学期末,则纷纷退下“战场”,回到图书馆“临时抱佛脚”,以期顺利过关。于是平日里颇为冷清的图书馆、教室顿时人满为患。即使是没人的桌面,也堆满了占位置的书本,使你觉得校园人口一夜间翻了几番。  
  人手一瓶“空罐头”  
  夏季火热,泡图书馆的学生常得自备开水。然而市面上的保温瓶、太空瓶又不是大多数学生消费得起的。 于是你会发现桌面上摆满了各种罐头瓶,甚至还有可乐瓶和矿泉水瓶。杯子总难免磕碰,贵的碰着让人心痛。还是罐头瓶经济,完全是废物利用,破了再换一个也没关系。  
  “专业术语”满天下  
  校园大了,各系的人都有,说话也就风格各异,“专业术语”随处可闻。 一外语系女生电影散场时不小心跺了别人一脚,急呼“I'm sorry”。 一中文系学生跌了一交,爬起来悠悠地说:“怎不痛煞也么哥。”  
  一物理系男生失恋。室友问:“修好了?”他答:“没戏。断路,不通电。” 一电信系同学面对窄小的售饭窗口则会嘀咕到:传输带宽不够  
  熄灯之后光依旧  
  学校三令五申不许点蜡烛,熄灯后寝室依旧一片光明。且不至十二点不会减弱;甚至通宵不灭。学生们白天用功的时间足够了,但“夜猫”性成以久,一日不点便觉心痒难耐,好像欠了蜡烛人情似的。秉烛者也非全在夜读,“娱乐节目”也很丰富。  
  寝室实现大共产  
  大学生经济不独立,却处于青春年华,正是求新求变的年纪。于是,一件衣服可以A君穿三天,B君穿二天,C君来扫尾。馋嘴的女生则无论什么都要全室分而食之。甚至有人换用书包、共用水瓶。寝室,俨然一个小小的共产主义社会。  
  教授评卷各有招  
  大学考试不同于中学,试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而掌握生杀大权的教授评分标准更是千奇百怪。一位美学教授酷爱书法,常有书法独到的平常答卷得到高分。一当代文学教授素恶观点雷同,哪怕是自己的观点,凡有抄录嫌疑的考卷一律格杀勿论。更有一位哲学教授深恨分数对学生之害,于是按交纳卷子顺序给分。 如第一位60,第二位61,依次类推。到最高点再反向波动。如此呈波浪前进。  
  教材另得掏钱买  
  大学教授重视学术思想培养,讨厌知识型书虫。加上各教授观点不一,致使教材选用问题突出。开学时新书已到,教授却宣布:“这本书很多观点我不同意,我们不用它。”于是,除开学费书本费,学生们又得另外掏钱购买教材。  
  武侠言情流通快  
  古今中外名著浩如烟海,大学生们本来尽可畅游书海。然而,当你心烦意乱孤独无聊时,也许根本定不下心来啃那些名著巨典。于是,小老百姓喜好的武侠言情成为一种最好的娱乐休闲,倍受学生喜爱。“真的不错,”一个中文系女生说:“一点不用思考。在读专业书读麻了时完全相当于换脑子,爽惨了。”  
  甩卖出血真痛快  
  都说敝帚自珍,然而面对崭新的未来谁不希望有个全新的感觉,谁又愿活在沉重的过去里面呢?每到毕业离校,校园甩卖往往低得吓人。你只须花上十分之一的价钱就能拥有一套半新的家当。更别说那些小件,盆呀、桶呀的,几乎是白送。唉,该卖的就卖了吧,图个轻松痛快。  
  爱你吃饱没商量  
  校园中少见送礼,那些虚伪的俗套大学生们还没有学会。然而,朋友间难免帮这帮那,自己有时也的确该表示表示。于是,请客吃饭成了学生交流感情最常使用的途径。一顿并不昂贵的饭菜共享下来,彼此都感到亲切了许多。谈恋爱的男生更乐于此道,破费不多,又满足了馋嘴小女生的欲望。真是爱你吃饱没商量。  
  给点掌声看精采  
  大学生们大多二十一二岁,正是最富正义感和最直率的时候,一些社会的习俗还没有深入他们的头脑,一些世俗的眼光他们也并不介意。 这样,在校园影院你就会看到这种怪现象:每当影片放映到精彩之处,诸如英雄含笑上刑场、小日本鬼子抱头鼠窜,总会博得全场掌声。这种社会上少见的现象是否显出大学生的一点小小的可爱?  
  寻卡启事天天见  
  以往用饭菜票吃饭零钱难找,往往一个学生打饭就得花上一两分钟。而且饭菜票体积小,医撕裂、遗失,校园现在已基本普及“打卡”。然而,随着卡的诞生,一种新的“文明病”诞生了:学生们丢三落四,每天吃饭才发现卡已不翼而飞。只好写悲极惨极的“寻卡启事”。真是“一卡在手,时时担忧”。  
  食堂擅长凉拌菜  
  学生食堂每日要为上千学生准备口粮,工作量惊人。于是师傅们想出一主意:大力开发凉拌菜。于是一进食堂,你看到最琳琅满目的便是凉拌菜。什么白菜、菠菜、土豆、南瓜、黄豆、地瓜……总之是所有时令菜在这儿集合呢。  
  业余作家好“走穴”  
  学校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不少,并非全是中文系的。许多业余作家喜欢“走穴”,即不搞纯文学。战果惊人。 “走穴”者主要创作言情、科幻小说及言情剧本。此类作品被买家大量收购后改名换姓,以“张凯伦”、“王凯伦”的芳名征服海内外市场。一般一部五集剧本可获两千多元,对大学生而言也的确是一笔横财。  
  同学尽管来赊债  
  大学生多少有点清高,纵使囊中羞涩也不会拖债赖债。于是小贩们乐得大胆赊货给学生娃儿。“没事儿,同学你常照顾我的生意,我还能不放心你。”一句妙语拉近了距离,又满足学生虚荣心,还隐晦地点名——你要不还我可认得你,于是越是能赊债的生意越好,赚得越多。这在校外市场怕是奇迹吧
发表于 2007-3-24 23: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故事 回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7 1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记忆属于我们军校地方生吗?;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方生联盟 ( 沪ICP备10219162号-68 )

GMT+8, 2025-7-31 22:05 , Processed in 0.1093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