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贴]中国文坛第一奇案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6 0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是一名经济类报社编辑,写这篇文章只为难以遏制的义愤,绝对跟炒作无关!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和文化圈中人,可以无原则、无良知,冷漠麻木地冷眼旁观,甚至纵容、包庇一个团体肆意糟蹋一个才华横溢、揭露腐败、对抗腐败的作家的话,那么我们的灵魂与都江堰中兴镇“冷漠一条街”麻木不仁的人们有什么区别?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或许我们中国的文化、公道正义和人性都将不复存在,那时,我们的国人都将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也许,你们会认为我是危言耸听,但我深深渴望有人能跟我一起来揭露真相、秉持正义!至少,也应屏足良知的真气,惊天动地地为公道和正义呐喊一声!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采访,综合种种违反常理的迹象,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一个推论——长篇反腐小说《边缘》300个匪夷所思错误的出现,只能是幕后黑手操纵的结果。只是我始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幕后黑手的力量如此巨大?大到可以在文坛当中翻云覆雨!大到可以令长江文艺出版社这样一家声名显赫的出版单位不惜自毁声誉,丧失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倒行逆施,精心制造出300句以上的病句、错句,把一部反腐巨著糟蹋成文理不通、错句病句和常识性错误比比皆是的笑话、垃圾?!难道长江文艺出版社不知道作品就是作者的生命?
  不,他们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比谁都更彻底,因此才会与幕后黑手沆瀣一气,妄图制造一个中国文坛最大的笑话,把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丑化成一个文理不通、厚颜无耻、聘请抢手写作、滥竽充数的骗子,使其无法在文坛立足,从而达到扼杀其创作生命的目的!这是何其残忍的手段,何其卑劣的手段!
  
  一、
  
  2003年10月28日,我逛新华书店的时候翻阅了长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长篇反腐小说——《边缘》,乍看之下觉得内容精彩、文笔流畅,值得一读,便掏钱买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回家之后认真一读,发现小说到处充斥着病句、错句,以及常识性的错误,初步统计,数量至少在三百句(段)以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买的是盗版?但不可能啊,我可是从正规新华书店购买的。我当即赶到新华书店翻看了书架上其它的《边缘》,发现跟我买的一模一样。问工作人员有没有可能是盗版,工作人员说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直接发来的,绝对是正版。
  既然不是盗版,那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呢?不用说,这当然是作者的水平问题!我不禁深深慨叹,不明白如今中国的文坛到底怎么了,居然连一个文理不通、基本语法都没搞懂的人也敢妄称作家,混迹其中,大骗特骗读者,难怪诺贝尔文学奖怎么也轮不到咱中国。我一气之下把《边缘》扔进了垃圾桶,心想眼不见为净。然而,出于职业的习惯,我又忍不住想看看《边缘》到底制造了多少个错误。于是,我捡回小说,又认真细读了一遍。没想到的是,这一读我又读出了一个奇怪的发现——整部小说的水平居然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部分:1至24章相当于初学写作者的水平,每章错句病句不少于五六句;25到39章惨不忍睹,病句错句比比皆是,每章不少于二三十句,水平比初中毕业生还不如;而40至46章却文笔老练,文采斐然,没有病句错句,水平相当之高。我被自己的发现弄糊涂了,做了十几年的编辑,读过的文章不知有多少,就算是书恐怕也不下一万部了,可还从来没有阅读过这么怪异的文章,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异的现象!惊诧莫名之余,我不禁对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跟他联系联系。
  
  二、
  
  第二天,我按照作者简介中的Email地址给《边缘》的作者知风先生发了一个邮件。
  我是这样写的:“尊敬的知风先生,我是xx报社的编辑陈晓,前不久我拜读了您的反腐著作《边缘》,应该说,小说构思精妙,情节曲折离奇,很有感染力,只是我有许多困惑的地方,想直接向您请教,不知您是否能满足我这个要求?我的手机:1390xxxxxxx。”
  我生怕作者不肯跟我联系,因此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发现,只是委婉地说有困惑的地方,想向他请教。我想,这样尊敬和客套的语气,他应该能够接受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当天晚上我便收到了知风先生的电子邮件。他说:“陈晓先生(小姐),您好!请教不敢当,随便聊聊则欢迎。只是在聊之前请先看看一份孙颢教授的总结材料。看完之后如果您还想跟我聊天的话,我随时恭候。我的手机130xxxxxxxx。知风敬上。2003年10月29日。”
  看了这些文字,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知风先生为人温和细心,不象是个缺乏职业道德,瞎蒙读者的“滥芋”,要不然他就的行文就不会如此谦恭,也就不会在先生后面加“小姐”。接着我查看了邮件的附件。当看到附件的标题是“空前绝后的100个错误”时我大吃了一惊:难道他自己也发现了?我赶忙打开附件。
  附件的前言内容如下(本人没有删改一字):
  
  9月1日,我问及未言先生《边缘》的出版情况,未言先生没有回答,反而问我相不相信一部小说中出版社能够修改出30个错误来。我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了,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作者的错误,经过编辑、一审、二审、校对的层层把关,有五六个漏网之鱼就已经不得了,何况还是出版社修改出来的?然而,当9月15号拿到未言先生刚出版的《边缘》时,我才发现,不是未言先生在开玩笑,而是我太缺乏“想象力”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竟然将我推崇备至的《边缘》修改出数百个错误!虽然我只是一名孤陋寡闻的大学教授,但也可以确定,这在出版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因此,当未言先生委托我确认并总结“长江版《边缘》”的错误时,我立时决定用“空前绝后的100个错误”来做这份总结的题目。
  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1、长江版《边缘》中实际上的病句错句和常识性的错误远远不止300句,这里之所以只说“100个”,那是因为100个错误已经足够空前绝后了! 2、经过出版社修改之后,几乎初学写作者易犯的毛病《边缘》全犯了。如:滥用副词,滥用助词,滥用连词等等。在原稿当中,对于这些词语的使用未言先生是紧密安排严格控制的,可叹出版社画蛇添足,硬塞入的“又”、“竟”、“仍”、“便”、“却”、“才”、“也”、“见”、“虽”、“但”、“后”、“忙”、“但仍”、“赶忙”、“随后”、“随即”、“地”等词语竟有千个之多,几乎使原稿文笔的优美丧失殆尽。照理,这都应该算是错的,但我的总结中绝大多数没有计算在内。3、出版社非常喜欢用:“笑罢”、“问罢”、“想罢”、“听罢”、“言罢”、“想毕”、“说罢”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当中除了“说罢”尚可控制使用外,其余的词语恐怕都是笑话吧?!这些笑话我也没有计算在内。4、8月上旬,未言先生曾亲赴武汉指出出版社第一次修改后的校样(8月7日校样)存在的错误,并约定出版社更正后于8月23日之前再出校样快递给未言先生审校,结果出版社非但没有依约履行、未通知未言先生便即付印,而且只改正了未言先生指出的部分错误,最终导致正式出版的《边缘》错误百出。5、第一至第二十四章出版社采纳了未言先生的部分修改意见,错误相对较少;25-39章未曾更正,因此错误非常严重,我只对25-35章进行粗略总结便发现了伤及筋骨的136例低级错误;40-46章是未言先生的原稿,未发现低级错误。6、依我看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完全是在扼杀未言先生的创作生命,是在糟蹋未言先生的《边缘》。再好的作品,给这么残忍地折腾出数百个匪夷所思的错误,不成为垃圾那就是一个奇迹!出版社已经制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我虔诚祈祷《边缘》本身也创造出一个奇迹——一个包容了数百个错误依然是杰出著作的奇迹!7、我为未言先生感到心痛!为长江文艺出版社感到羞耻和悲哀!总结人:孙颢 2003年10月7日
  
  看完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再看看随后的二十几页错误总结,我的第一个反映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出版社删改出来的,一定是作者的炒作策略!如今的人,为了一夜成名,不择手段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然而,我又不得不想:事情有这么简单吗?近年来长江文艺出版社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已经跻身国内一流出版社行列,他知风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值得出版社不惜损害自己的名誉为他铺路搭桥吗?就算出版社有这样的胸襟,但也绝不可能拿职业道德和道义开玩笑啊!而如果300句以上的低级错误是出版社制造出来的,那这样的行为绝对是中国文坛有史以来最匪夷所思的大丑闻、大新闻!
  
  三、
  
  我立即意识到,不论真相如何,自己都碰到了从业以来最难得的新闻线索。奇怪的是我的内心中没有一丁点的兴奋,相反,倒感到无比的沉重。于是,我向周围的同事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出版社在一部小说中删改出50个(我不敢多说,怕说300个人家会骂我神经病)病句错句?”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大家的回答都是“绝对不可能。”我又问:“如果是作者的病句错句呢?”大家几乎都这样说:“那这个作家的水平也实在太差了吧?还写什么东东?!要不然就是请枪手写的。”接下来的几天我电话采访了广东、北京、浙江的数十家出版社,问他们同样的问题,无一例外,他们都回答说不可能,都说对出版错误率有严格的要求:常识性的错误和病句错句是一个也不允许出现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的错误率则要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而《边缘》的错误率不用说万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一也不止了!其中25到29章更是超过了百分之十(错句病句都按字数计)。这么严重的错误率长江文艺出版社怎么可能放过呢?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一个欲陷出版社于不义的阴谋!
  为避免自己被事情的假象所误导,我特意把这不可思议的事暂时搁置起来,直到一个星期后,才以冷静的思维重新审视此事。我对照着长江文艺9月版的《边缘》字斟句酌地读了两遍孙颢教授的错误总结报告,确定孙颢教授的总结十分中肯到位,他指出来的错误也确然无疑。现在的问题是,这到底是出版社修改出来的,还是作者的水平问题?抱着这个疑问,我打电话给知风先生,问他可不可以给我看看孙颢教授所说的“5月30日的誊清稿”和“8月7日出版社修改后的校样”。知风先生回答说可以。于是我跟他约了个时间。2003年11月14日我在杭州见到了知风先生。他礼貌地招呼我,话也不多说,直接抱出了两大堆厚厚的打印稿。一份是《边缘》的原稿,也就是“5月30日的誊清稿”的原件。在第一页的左上角盖着一个鲜红的印戳,上面文字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照排室(印迹)/ 书名(印迹):边缘(手写)/ 校次(印迹):编辑样(手写)/页码(印迹):903(手写)/ 责任编辑(印迹):张正平(手写)/ 责任排版(印迹):陈晶(手写)/ xxxx(辨别不清楚,实际应该是出样时间):2003年5月30日(手写)”;另一份是校样稿的复印件,也就是8月7日的校样稿的复印件,在目录页的左上角上盖着印戳,文字内容为:“长江文艺出版社照排室(印迹)/ 书名(印迹):边缘(手写)/ 校次(印迹):编辑样(手写)/ 页码(印迹):702(手写)/ 责任编辑(印迹):张正平(手写)/ 责任排版(印迹):陈晶(手写)/ xx时间(出样两个字辨别不清楚):2003年8月7日(手写)”。
  接着我迫不及待地翻阅5月30日的原稿内文,只见文中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手改笔迹,稍稍细读了几处修改的文字,顿时目瞪口呆:这哪是修改文章,给文章润色,完全是在恶意制造病句错句,恶意糟蹋原稿的文采!即使编辑的水平再差,也不可能差到这种地步啊!我怀疑地看着知风先生,傻乎乎地问:“这是您自己改的?”知风先生笑笑,没有回答,只是拿出了一封来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信让我看。信是责任编辑张正平写给知风先生的,我认真对照了稿件和信件的笔迹,确定原稿上的修改是张正平所为。可是,读他的信,叙述流畅,根本没有文理不通的迹象啊,怎么修改文章的时候错讹百出呢?我疑惑地问知风先生是怎么回事。知风先生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啊,如果说责任编辑是无心之失,可我曾经几十次跟责任编辑和出版社领导指出他们修改之后的校样存在数百个病句错句、他们为什么次次不听?而且我还对编辑修改之后出的校样做了校正,除了指出上千个的错误,还在校样中几十处写了“请用原稿”的字样,出版社又为什么拒绝接受?一切都违背常理,一切都不可思议,所以我直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样。
  说实在的,当时我非常怀疑知风先生的话,就算再差劲的出版社也不可能差劲到像知风先生所说的那样冥顽不灵:人家没错的你给改出错误,人家给你指出错误你还拒绝纠正,而且是数十次的提醒,可能吗?答案当然只能是不可能。但为了尊重知风先生,我还是认真翻阅了8月7日校样的复印件,然而事实让我大跌眼镜,我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知风先生并没有说谎!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我越发迷惑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长江文艺出版社跟知风先生有仇?难道长江文艺出版社就可以不要声誉和前途?难道长江文艺出版社就可以不要职业道德和道义?难道作者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眼中只是可以任意宰割的俎上肉?难道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眼里就没有著作权法的尊严?抱着无数的疑问和困惑,我电话采访了《边缘》的责任编辑和出版社的社长。
  
  四、
  
  根据知风先生提供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我先后三次电话采访了《边缘》的责任编辑张正平先生。第一次采访时我开门见山道:“张老师,我是报社记者陈晓,我非常喜欢您担任责任编辑的《边缘》,这里,我想请问您为什么《边缘》会出现数百个病句错句?是您的原因还是作者的原因?”张正平回答说:“什么病句错句?数百个?没有啊,没有这回事,《边缘》市场反映很好啊。我们正准备加印呢。”我听了一愣,随即又问:“怎么会没有?难道你至今还没发现吗?”
  张正平道:“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空再联系。”说完就挂断了电话。过了几天,我又打电话给张正平先生。我问:“张老师,据知风先生所说,他已经把孙颢教授的错误总结快递给你们了,难道你没看到吗?”这回张正平回答:“哦,是那个总结啊,看到了,看到了。不过,那只是编辑的理解和看法不同而已,并不算错。再说,读者看的是情节。”我说:“那肯定是错的。只是,我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低级的病句错句?”张正平这样回答:“他拼命要求赶时间,又恰巧那段时间社里忙着搬迁和编撰语文读本,而且,领导要控制页码,所以才会忙中出错。”我紧追不舍:“这能成为改错的理由吗?”张正平没有回答,沉默了会,然后挂断了电话。我自然不甘心,第二天又给他拨了电话,这回他只跟我说了句“是作者自己不肯更正的,我也没办法。”就挂了电话。
  是作者自己不肯更正的?可能吗?看来,想要从张正平先生口中得知真相是不可能的了。
  稍稍整理了思绪之后,我拨通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周百义的电话。我天真地想:既然他能够领导一个内陆的文艺出版社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必定能给我一个中肯公道的答复。哪知没等我提完问题,周社长便打断我的话道:“这事跟我无关,你去找责任编辑。还有,麻烦你告诉知风不要到处乱搞,难道他写的乱七八糟的小说还想有人看吗?”然后不由分说挂了电话。
  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大社的社长怎么能够说出这么不讲理的话?他领导下的出版社在一部小说中制造了数百个错句病句,居然还说这事跟他无关,难道他忘了自己的领导责任了吗?再者,他又凭什么说知风先生的《边缘》乱七八糟?孙颢教授在他的总结前言中说:“依我看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完全是在扼杀未言先生的创作生命,是在糟蹋未言先生的《边缘》。再好的作品,给这么残忍地折腾出数百个匪夷所思的错误,不成为垃圾那就是一个奇迹!出版社已经制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我虔诚祈祷《边缘》本身也创造出一个奇迹——一个包容了数百个错误依然是杰出著作的奇迹!”我想,完全可以这样说:正如孙颢教授所期盼的,《边缘》自身果然也创造了一个奇迹,包容了数百个病句错句,依然深受读者欢迎的奇迹。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盗版。在知风先生的书房里,就摆着朋友从上海、广东、北京寄来的三个盗版版本。如果《边缘》真如周社长所说乱七八糟,有可能出现盗版吗?盗版商再傻也不可能傻到去盗版一部乱七八糟没人看的小说吧?!
  
  五、
  
  事实的真相让我震骇愤怒无比。我决定动员知风先生通过法律途径来澄清事实。于是在电话里跟他做了一番详谈。只可惜知风先生生怕背负上所谓的“忘恩负义”之名,没有同意。直到2003年12月5日,知风先生才发邮件告诉我说:谢谢你的建议,我已经委托律师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状告长江文艺出版社恶意侵犯我的著作权,法院已经正式立案。起诉状的原文在邮件的附件里。我赶忙打开附件,认真细读了起诉状。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本来,这样的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1、八月上旬原告奔赴武汉的时候就指出被告第一次修改(8月7日校样)存在众多的常识性错误和病句错句,并强烈要求使用原稿。如果这时出版社能听取原告的意见,长江版《边缘》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低级错误。2、出版一部书至少要经过三审,责任编辑为一审,责任编辑出错二审还有机会,可为何没有发现?3、责任编辑和二审都出错,终审还有机会,可终审为何没有发现?4、三审都出错,校对还有机会,可校对为何没有发现?长江版《边缘》的病句错句不是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而是到处都是,怎么就看不到呢?5、就算三审和校对都没发现,可原告曾于8月上旬与被告磋商约定出版社更正错误后在8月23日之前再出校样快递给原告审校,如果出版社依约而行,原告完全可以将错误更正过来,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被告竟然第三次违约,置约定和图书出版合同第八条(乙方尊重甲方的著作权。乙方如需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增加图表及前言、后记,应征得甲方同意,并经甲方书面认可。)第九条(上述作品的校样由甲方审校,甲方应在7日内签字后退还乙方。)的协定于不顾,未通知作者便即付印,剥夺了原告的审校权和再次纠正错误的机会,这才最终导致正式出版物错误百出,单单第二十五到第三十九章就出现了200个以上的低级错误。而且,除制造病句错句外,被告方还在原告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将原告作品删除了约6万字。”
  这时,我完全相信知风先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起诉状中的这些文字,无不体现着长江文艺出版社悖于常理的行径。我忽然想到知风先生曾经跟我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在《边缘》的素材调查和创作出版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数次生死的考验,期间接到的恐吓电话更是多得不可计数……但这些我都不怕,我怕的是,象长江文艺出版社这样素有声誉的出版单位,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把我的心血折腾出数百个病句错句和常识性的错误,使我百口莫辩,含冤背负上文理不通、请枪手写作、缺乏职业道德、没有道义的恶名,遭世人唾弃,以致在文坛中声名狼藉、举步维艰……”我不禁揣想: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乖戾行为,会不会是幕后黑手指使的呢?要知道,知风先生所写的《边缘》可是一部笔锋尖锐,入木三分的反腐败小说啊,他所揭露的贪官污吏的丑陋嘴脸和无耻行径,是以往任何一部反腐败小说也难以企及的。也许,知风先生因此得罪了某些心虚的黑手,于是他们便勾结长江文艺出版社制造出了一个原本绝不可能发生的奇案、冤案、 丑闻!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切的不合理便都合理了,种种不可思议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要不然实在无法解释一家堂堂的出版社、为什么要制造出数百个病句错句来打击作者,诬蔑作者,扼杀作者!
  请上帝给我一双慧眼!
  请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解剖解剖制造中国文坛闻所未闻奇案和丑闻背后的灵魂!
  但愿法院早日还知风先生一个公道!
  
  
  附相关当事人联系电话,以便敢于主持正义者核实采访。
  《边缘》作者知风手机:13073627698(杭州)
  责任编辑张正平电话:027—87679318
  社长电话:027—87679301
  
  
   
  报社编辑:陈晓
  2003、12、29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孙颢教授针对长江文艺版《边缘》25-35章的错误总结1

特别说明:每个总结的例子前一句是长江文艺版《边缘》的错句病句,后一句是作者的原文。本来孙颢教授原文的总结部分是非常直观的表格,可惜这里无法复制,只好麻烦大家耐心点了。  
    
    空前绝后的100个错误!
     ——长江文艺版《边缘》错误总结
    
    9月1日,我问及未言先生《边缘》的出版情况,未言先生没有回答,反而问我相不相信一部小说中出版社能够修改出30个错误来。我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了,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作者的错误,经过编辑、一审、二审、校对的层层把关,有五六个漏网之鱼就已经不得了,何况还是出版社修改出来的?然而,当9月15号拿到未言先生刚出版的《边缘》时,我才发现,不是未言先生在开玩笑,而是我太缺乏“想象力”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竟然将我推崇备至的《边缘》修改出数百个错误!虽然我只是一名孤陋寡闻的大学教授,但也可以确定,这在出版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因此,当未言先生委托我确认并总结“长江版《边缘》”的错误时,我立时决定用“空前绝后的100个错误”来做这份总结的题目。
    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1、长江版《边缘》中实际上病句错句和常识性的错误远远不止300个,这里之所以只说“100个”,那是因为100个错误已经足够空前绝后了! 2、经过出版社修改之后,几乎初学写作者易犯的毛病《边缘》全犯了。如:滥用副词,滥用助词,滥用连词等等。在原稿当中,对于这些词语的使用未言先生是紧密安排严格控制的,可叹出版社画蛇添足,硬塞入的“又”、“竟”、“仍”、“便”、“却”、“才”、“也”、“见”、“虽”、“但”、“后”、“忙”、“但仍”、“赶忙”、“随后”、“随即”、“地”等词语竟有千个之多,几乎使原稿文笔的优美丧失殆尽。照理,这都应该算是错的,但我的总结中绝大多数没有计算在内。3、出版社非常喜欢用:“笑罢”、“问罢”、“想罢”、“听罢”、“言罢”、“想毕”、“说罢”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当中除了“说罢”尚可控制使用外,其余的词语恐怕都是笑话吧?!这些笑话我也没有计算在内。4、8月上旬,未言先生曾亲赴武汉指出出版社第一次修改后的校样(8月7日校样)存在的错误,并约定出版社更正后于8月23日之前再出校样快递给未言先生审校,结果出版社非但没有依约履行、没有通知未言先生便即付印,而且只改正了未言先生指出的部分错误,最终导致正式出版的《边缘》错误百出。5、第一至第二十四章出版社采纳了未言先生的部分修改意见,错误相对较少;25-39章未曾更正,因此错误非常严重,我只对25-35章进行粗略总结便发现了伤及筋骨的110例低级错误;40-46章是未言先生的原稿,未发现低级错误。6、依我看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完全是在扼杀未言先生的创作生命,是在糟蹋未言先生的《边缘》。再好的作品,给这么残忍地折腾出数百个匪夷所思的错误,不成为垃圾那就是一个奇迹!出版社已经制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我虔诚祈祷《边缘》本身也创造出一个奇迹——一个包容了数百个错误依然是杰出著作的奇迹!7、我为未言先生感到心痛!为长江文艺出版社感到羞耻和悲哀!
    
     总结人:孙颢
    2003年10月7日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01 391页第1段第9行 洗毕,去厨房端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燕窝人参粥逼莫默吃完后,一直监督着他吃。 吃完了又监督他吃?文理不通。原稿无误,无需更改。 洗毕,去厨房端了一大碗香喷喷的燕窝人参粥逼莫默吃下,一直监督着他吃了两碗。
    002 392页第2段第1行 陈妮星觉得肯定是卓廖婧又在捉弄人,便不屑地道:“不说算了,肯定是骗人的东东。” 又“觉得”又“肯定”,既矛盾又拗口,文理不通,出版社改得根本没道理。原稿无误。 陈妮星认真想了想,觉得不可能有那样的美事,肯定是卓廖婧在捉弄人,便不屑地道:“不说算了,肯定是骗人的东东。”
    003 392页第13段 也许是感应了卓廖婧,她的眼中竟掉下了幸福的泪珠。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又传来陈妮星温馨的声音…… 文理不通。顺应前句,“她”应该是陈妮星。陈妮星的耳边又传来陈妮星的声音?原稿无误。 也许是感应了陈妮星的开心情绪,卓廖婧跟着也掉下了幸福的眼泪。两人便对着电话欢喜地掉泪。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陈妮星温馨神往的声音……
    004 393页第4段第4行 突然,她才想到泡在水里这样睡觉对身体可不好忙轻轻叫道:“莫默,莫默!” 文理不通。这是什么句式?原稿无误。 触嘴之下湿漉漉的,才想起莫默还泡在水里,这样睡觉对身体可不好。轻轻叫道:“莫默,莫默!”
    005 404页第1段第2行 卓廖婧都停下脚步,道:“怡子,我的车在那边呢。” 卓廖婧“都”停下脚步?如何“都”?文理不通。原稿表述清楚,正确。 卓廖婧一顿脚步,道:“怡子,我车不在那边呢。”
    006 406页第三段 墙索卫接着说:“反革命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当作一般的治安事件来处理。你不怕省里市里有人找你的麻烦?” 1、与情节内容相背。“反革命的事情当作一般的治安事件来处理”是赵双剑汇报的内容,出版社这样一改,却变成是墙索卫的指示。2、前后句不连贯。出版社改错了。原稿正确。 墙索卫悠悠问:“反革命的事情不提了,当作一般的治安事件来处理,你不怕省里市里有人找你的麻烦?”
    007 407页第1段第2行 平时做事虽然有时莽撞粗心, 又“平时”又“有时”,没必要,出版社改错了。原稿恰当。 平时做事虽然莽撞粗心有余,
    008 407页第1段第15行 那他为什么主动去和都镇呢? 与情节不符。结合前后文,赵双剑此时没必要去和都镇,他要解决的是和都镇事件。出版社改错了。原稿正确。 那他为什么主动平息和都镇系列事件呢?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09 407页第1段第17行 于是他连夜赶回公安局, 与情节不符。何需“连夜”?坚叠歆家在市里,公安局也在市里,距离再远也无需连夜。出版社错。原稿正确。 于是他赶回公安局,
    010 411页第2段第8行 第五,文瑞才为什么不阻止毛湃湃? 不合情理。阻止毛湃湃什么?没说清楚。一个公安局局长分析案情线索,不可能说出莫名其妙的话。出版社改错。原稿无误。 第五,文瑞才为什么不阻止毛湃湃到车的那一边?谁都知道靠里的一边危险。
    011 411页第2段第8行 第六,如果当时毛湃湃有什么急事不可能不跟人提起。 不合情理。既是急事还有时间跟别人说吗?何况毛湃湃搭的是便车,跟同行的人并不熟悉,也没必要跟他们说啊。而且该句与情节不符。原稿恰当。 第六,毛湃湃返身跑得很快,若是想起什么事情,依我看再急的事也不可能快得文瑞才来不及提醒,只能是因为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
    012 411页第2段第9行 从以上分析来看,只能是因为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 赵双剑此时分析毛湃湃是不是受到惊吓有什么意义?何况所分析的前面五点跟毛湃湃是不是受惊吓也没关系。出版社大错特错。原稿正确。 这六个疑点就是线索,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013 413页第1段第5行 而且至今没发现有谁能撼动过他。 文理不通。既然“撼动过”说明王武桂已经下台了,那如何“至今没发现”?自相矛盾。原稿无误。 而且至今没发现有谁能撼动他的迹象。
    014 414页第5段第10行 又再坐了几分钟,抓起电话叫来市委秘书长狄畅觞, “又”字加得根本没必要,与“再”意义重复。违背文理。原稿正确。 再坐了几分钟,抓起电话叫来市委秘书长狄畅觞,
    015 414页末段第1行 红儿 “红儿”错,应为“虹儿”。
    016 415页第3段第5行 红儿 “红儿”错,应为“虹儿”。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17 415页第8段第3行 其实,陈述红瞒着他的不仅仅只这些,如果陈述红发慈悲只说出一两件事,保证他会喜得跳到天上去。 文理不通。“喜得”跳到天上去?他(墙索卫)是正面人物,不可能听了陈述红犯罪的事还“喜得”跳到天上去。出版社这两个字加得莫名其妙。还有“只说出一两件事”的“只”是不是多余了?原稿无误。 其实,陈述红瞒着他的不仅仅这些,如果陈述红发发慈悲说出一两件比较得意的,保证他会跳到天上去。
    018 416页第3段第5行 接着又心不由一颤:会不会是他派毛湃湃来讹诈自己呢? “接着又心不由一颤”绝对的文理不通。出版社改得毫无道理。原稿正确。 接着心弦一颤,“会不会是他派毛湃湃向自己讹诈的?
    019 416页第4段第5行 红儿 “红儿”错,应为“虹儿”。
    020 417页第1段第3行 文瑞才的行动很快,陈述红进5305号房还没几分钟,他便随后跟进来,兴奋地问:“大姐,这么急叫我来是不是又有任务啦?” 文理不通。“随后”有紧接的含义,与“还没几分钟”相冲突。出版社改得完全没必要。原稿无误。 文瑞才的行动很快,陈述红到5305号房还没几分钟,他便赶了来。进门就兴奋地问:“大姐,这么急叫我来是不是有任务啦?”
    021 417页第8段第2行 明南大酒店的老总隋铭楠就知道我们是怎么干的,你说,公安局还不能识破,我觉得很快就会查到你头上。 文理不通,出版社改错。原稿恰当。 明南大酒店的老总隋铭楠就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谋,因为他,连带公安局都识破了,我看很快便会查到你头上。
    022 419页第3段第1行 “没有!”文瑞才拍着胸脯,道,“毛湃湃跑下车时,我就塞进她裤腰里了。再说,撑起的车盖还挡着人的视线,相信谁也看不见。” 玩具毒蛇那么大塞进毛湃湃裤腰里她能不发觉不反抗?再说,跑下车时就塞进了她裤腰,警察会找不到物证?车头里又怎么有可能窜出毒蛇来?经出版社一改,车祸案件漏洞百出(参照第18章车祸)。原稿正确。 “没有!”文瑞才道,“毛湃湃一跑出去,我立即抓起塞进裤腰里。再说,撑起的车盖还挡着别人的视线,谁也看不见。”
    023 419页第7段第1行 文瑞才点头应了,却没再离去,恳求陈述红把任务交给他, “却没再离去”是什么句式?出版社错得不可思议。原稿正确。 文瑞才点头应了,却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看着陈述红,希望她把任务交给自己。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24 420页第5、6、7段 高个警察见来了人,忙问道:“这是不是文瑞才的家?”/ 文瑞才回答:“是啊。什么事?”/ 高个警察道:“我姓松。”指了一下身边的另一位警察,“他姓梅。我们来是请你到局里去,协助调查毛湃湃的案件。” 警察凭一句“是不是文瑞才的家”的问话和文瑞才的回答“是”就断定回答者就是文瑞才显然太过牵强太不符合常理。原稿正确,根本没必要修改。 两个警察一起回头,个子较高的警察问道:“你是哪一位?是不是文瑞才?”/文瑞才回答:“是啊。什么事?”/较高个的警察道:“我姓松,”指了一下身边的另一位警察,“他姓梅。我们来请你到局里协助调查毛湃湃的案件。”
    025 426页第5段第3、4行 于是,莫默很是高兴,倒不去在乎消息的是否惊人了,只是笑嘻嘻地道…… 文理不通。既拗口又不通顺。出版社修改的目的是什么?原稿流畅无误。 解开这个辨认的难题,莫默很是高兴,倒不在乎消息的惊人了,笑嘻嘻地道……
    026 422页第5段 谢斐纭听罢一愣犹疑道:“这怎么可能?”? 文理不通。这是什么句式?有必要这样改吗?原稿恰当。 谢斐纭一愣:“这怎么可能?”
    027 425页第3段 姐妹俩忙异口同声地道:“不会,不会!我们受得了,我们不会的” 文理不通。“异口同声”带有偶然性,能“忙”吗?出版社加“忙”字乃画蛇添足。还有末尾少了一个句号。原稿正确,结合前后文来看,并不需要改动。 楚霁楚霖齐齐摆手道:“不会,不会!我们受得了,我们不会怪罪别人的!”
    028 425页最后一段第2行 见郑秘书还发愣,楚霁上前抓住他的手臂将他推到门外,楚霖也立刻把门关上了。 文理不通。此处“也”字何意?完全无必要。原稿生动。 说着楚霁上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臂往门口推。郑秘书喂喂直叫,连声抗议再加苦苦哀求却都一一无效。楚霖乖巧地打开门,楚霁笑嘻嘻地把他给推了出去,楚霖立刻把门关上。
    029 426页第2段第1行 姐妹俩大喜,心有灵犀似的双双立在到莫默的面前,齐声道:“肯定有价值的。” 文理不通。敢问出版社“立在到”是什么句式?相较而言,原稿表述流畅得多。原稿好。 楚霁楚霖大喜,心有灵犀似的,双双扑到莫默跟前,点头道:“肯定有价值的。”
    030 426页第2段第5行 楚霁说:“他叫我们来勾引郑大哥,让郑大哥听我们的话,否则就告你玩弄女性。 告“你(莫默)”?文理不通,细读全句,其实很清楚了,是告郑大哥,因此“你”应改为“他”。出版社瞎改。原稿正确。 楚霁说:“他叫我们去勾引郑大哥,让郑大哥听我们的话,否则就告他玩弄女人。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31 426页第3段第3行 楚霁,你先说,为什么曾德珲要害我? 参照前文,不是要害“我”而是要害“郑大哥”。出版社错。原稿无误。 楚霁,你来说。为什么曾德珲要害郑大哥?
    032 428页最后一段 莫默正想把楚氏姐妹的话告诉他时,门又开了,是楚霁探头进来,嘻嘻问道:“莫大哥,刚才的话可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哟,不可以告诉郑大哥的,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帮不了你了。” 文理不通。“是”字多余。并无问句,何来“嘻嘻问道”?原稿描述生动、无误。 莫默便想把楚氏姐妹的话告诉他,门忽然开了,楚霁探头进来嘻嘻一笑,道:“莫大哥,刚才的话可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哟,不可以告诉郑大哥的,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帮他们了。”
    033 429页末段第6行 茹滢颖本想继续板着脸生气,可被姐妹俩轮番轰炸,忍不住也扑哧笑了出来。 此处“也”字何意?加得没必要。原稿无误。 茹滢颖本想继续板着脸生气,可被姐妹俩轮番轰炸之下,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034 430页第3、4段 楚氏姐妹慌忙道:“不会的,不会的!我们最听莫大哥的话了!”/“真的?”莫默故意反问一句。 文理不通。结合前文,何来“反问”?出版社改得莫名其妙。相较而言,原稿恰当。 楚氏姐妹慌忙道:“不会的,不会的!我们最听莫大哥的话了!”/“真的?”莫默赶紧接上问,免得她们一人一句又说个不停。
    035 430页第9段第1行 楚氏姐妹不敢糊弄莫默,虽然她们并不怕,但也不喜欢动不动就被人谋算。 文理不通。她们不怕什么?不怕糊弄莫默还是被人谋算?出版社删改得没道理,产生了歧义。相较而言,原稿表述恰当。 楚氏姐妹不敢糊弄莫默,也不愿意糊弄莫默,而且莫默提出的又是关乎她们安全的问题,虽然她们根本并不怕,但也不喜欢动不动就被人谋算。
    036 431页第8段第3行 可气的是,明明知道他在耍滑头,却又不能奈何他。 文理不通,改得实在没道理。原稿正确。 可气的是,明明知道他在耍滑头,却又不能指责他。
    037 432页第3段 郑秘书一边听电话,一边情不自禁地对莫默和谢斐纭竖了竖大拇指,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顿了一会,又大声地感激道:“哥们,谢了。什么时候有空找我,我再好好灌你几杯酒。”随即似想起问,“到底怎么回事?又扯到游巅焘身上去了?” 文理不通。“顿了一会”此处何意?什么顿了一会?“又”字何意?“又大声地感激道”太拗口。“似想起”多余。原文表述从容到位,完全没有改动的必要。 郑秘书一听大为高兴,情不自禁对莫默和谢斐纭竖竖大拇指,表示赞赏他们记者站消息灵通,嘴里感激地道:“哥们,谢了。什么时候有空找我,我再好好灌你几杯酒。”随即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扯到游巅焘身上去了?”
    038 428页第9段第2、3行 她们刚走,正欲如释重负地吁口气,郑秘书推门进来看见莫默愁眉苦脸的,幸灾乐祸地笑道: 文理不通。谁“正欲如释重负地吁口气”?硬将主语不同的两个句子并成一句,绝对行不通。原稿无误。 ……(莫默)目送她们出去,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推门进来的郑秘书看见莫默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幸灾乐祸地笑道: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39 433页第10段 莫默微微一笑,又不怀好意地道: 结合前后文,何需“又”?原稿无误。 莫默微微一笑,不想跟郑秘书谈这个问题,不怀好意地看着他道:
    040 434页第3段 郑秘书心里立时明白莫默的用意:是啊,这个方案正好能把他媚上欺下的面具剥开来,墙书记只要敢实施这个方案,他的如意算盘一定会泡汤。哈哈!说罢,迫不及待地要给墙索卫打手机。 文理不通。如果是“说”,漏了双引号。如果是“想”,何需“说罢”?原文无误。 原文略。
    041 437页第4段第10行 到意识过来时,也没办法了,只好龇牙咧嘴地提回家里,手都差点被压断了。 既然是“提”如何能“压”,出版社可谓是真正的改错,佩服。原文无误。 只好龇牙咧嘴地提回家,到得家里,手都差点被沉重的菜扯断了。
    042 443页第1段2行 三个人闷闷地坐了许久,水冰晶忽然起身要出去走走,宛如湄也在后跟着,水冰晶执意不肯,她要一个人静静走走,好想些问题。 文理不通。“水冰晶执意不肯”什么?含糊不清。“也”用得莫名其妙。原文无误。 陪着闷闷地坐了许久,水冰晶忽然起身说想出去走走。宛如湄说要一起去,水冰晶执意不肯,说想一个人静静走走,好想些问题。
    043 443页第2段第8行 万一哪一天发现是被莫哥干的, 文理不通,“被”字多余。原稿无误,无改动之必要。 万一哪一天发现是被莫哥设计扳倒的,
    044 443页末段第3行 他只在家早早洗刷完毕后,便气汹汹地冲进海关兴师问罪,当看到往日见了他毕恭毕敬的人如今都像见到了瘟神,纷纷避而远之,无奈,他只好去找平日的好朋友们诉诉苦。 文理不通。读来拗口,极不通顺,就像是初学写作者的行文。相较而言原文写得太好了。 他不愿就此干休,洗刷完毕后,便气汹汹地冲进海关兴师问罪,可是往日见到他毕恭毕敬的人如今都像见到了瘟神,纷纷避之唯恐不及,什么人也找不到。无奈之下只好离开,想找平日的好朋友们诉诉苦,
    045 447页第1段第1行 水冰晶眼光扫视了他们一下,不予理会,迈步走向那个端坐着不动的年轻摄影师。摄影师见她过来,忙站了起来,彬彬有礼地问她是不是想拍相片留念。水冰晶径自朝他冲过去。掏出两百块钱给他,要他把等下她跟一个男人谈话的过程都偷偷地拍下来,拍得越多越好。 文理不通。已经“走向”何需又“冲过去”?出版社改得毫无道理。原文表述流畅清晰,好。 水冰晶眼光扫视了他们一下,不予理会,迈步走向那个端坐不动的年轻摄影师。摄影师站了起来,彬彬有礼地问是不是想拍相片留念。水冰晶掏出两百块钱给他,要他把等下她跟一个男人谈话的过程都偷偷地拍下来,拍得越多越好。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46 459页第2段第1行 郦筱黛想到他们是李枚菁介绍来的老板,可不能让他们难堪了,也只好强忍住心中的嘲笑,一本正经地给他们解释了国际大厦昵称“墙大厦”的由来。 文理不通。“到”字不必要。“也”字用得不妥。原稿无误。  郦筱黛心想:“他们可是李枚菁介绍来的老板,可不能让他们难堪了。”只好强忍住欲愈爆发的嘲笑,一本正经地给他们解释了国际大厦昵称“墙大厦”的由来。
    047 460页第9段第1行 回到办公室坐了会儿,传呼机嘀嘀嘀地响了起来,又一看是祝顾仁房间的号码,忙回传呼。 “又”字用得毫无道理。 回到办公室坐了会儿,传呼机嘀嘀嘀地响了起来,取出一看,见是祝顾仁房间的号码,忙回传呼。
    048 462页第2段第3、4、5行 忽然明白刚才觉得祝顾仁有点面熟,只到这时,她发现他居然有些像《巫山云雨传》里的巫山,不禁暗自心问:不知他的技术有没有巫山那么好? 文理不通。“忽然明白刚才觉得祝顾仁有点面熟”何意?“只到这时”何意?原文描述流畅到位,根本无需改动。 忽然明白刚才觉得祝顾仁面熟的原因,原来他居然有些像《巫山云雨传》里的巫山,暗暗心喜,又想:“不知他的技术有没有巫山那么好?”
    049 464页第5段 “我是没办法。拿人工资,替人做事。”祝顾仁委屈地表现自己的纯洁。 “委屈地表现自己的纯洁”?文理不通。原文较好,无改的必要。 “我是没办法。拿人工资,替人做事。”祝顾仁委屈地道。他把自己表现得很纯洁。
    050 465页第1段 这一下,祝顾仁倒愣住了,本来他就不敢相信郦筱黛会答应,是故意这样说的,是要为自己找一个要做的理由,到时郦筱黛就不会小看他,说不定还对他有了同情心——都是年轻的打工仔,都了解打工的苦处。现在,他真不知该怎么办了,难道她是为了考验我才答应的?有了疑问,他便问:“你说的是真的?”? 文理不通。读来拗口,极不通顺,根本就是初学写作者的行文。“有了疑问,他便问”?呵呵,好句啊好句,真不知出版社是怎么想的!原文流畅无误。 这一下祝顾仁倒不禁愣住了,本来他就不敢奢望郦筱黛会答应,只是故意这样说,然后为自己找一个不得不做的理由,那时郦筱黛就不会因此而小看他,说不定还会起了同情之心。怎么说大家都是年轻的打工仔,都了解打工生活的苦处。现在事情出乎意料,郦筱黛不知怎么想的,居然突然间改变主意答应了,不敢相信地问:“真的?”
    051 465页第4段第1行 郦筱黛本就无意推却,是勉强地说了声:“好吧。” 文理不通。“是”字何意? 郦筱黛本就无意推却,微微点了一下头,似是勉强地说了声“好吧。”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52 467页第2段 正闹得欢时,门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像是听到终止命令似的,肖窦札立马闭起了嘴。郦筱黛也不屑地哼了一声,扭过头不正视看他。祝顾仁赶忙去打开门一看,见是昨晚叫的三陪小姐玢儿,竟一时呆了。 文理不通。“也”字没必要。“竟”也没必要。“不正视看他”是什么句式?相较而言原文好多了。 正闹得欢,门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像是听到终止命令似的,铃声一响肖窦札便闭起了嘴。郦筱黛不屑地哼了一声,扭过头不理他。泰瑟浩叫祝顾仁去开门,看看是谁。祝顾仁赶忙去开门,见是一个妖娆的女孩,依稀认出是昨晚叫的三陪小姐玢儿。
    053 468页第2段 肖窦札不屑地白了一眼女孩,欲又动手来抢。郦筱黛见状,厉声喝道:“给我住手,否则,我叫保安来送你去公安局!” 既然是“欲又”说明还没动手,那如何“住手”?“欲又”两个字加得毫无道理。原稿无误。 肖窦札不屑地白了一眼女孩,动手来抢。郦筱黛见状火了,厉声喝道:“给我住手,否则我叫保安来送你去公安局!”
    054 468页第3段 见肖窦札傻呆呆地看着气势逼人的郦筱黛,祝顾仁本想声援肖窦札,看到郦筱黛也站了出来,又觉得肖窦札确实有点过分,赶忙把话吞回肚里。泰瑟浩也不知怎么办,只得闭紧了嘴巴不吭声。肖窦札似乎慑于郦筱黛的威势,终于轻轻地打了自己两个嘴巴,然后可怜巴巴地伸手要手表。 文理不通。原文描绘精确到位,根本没错,为什么要改?为什么?改动之后的文字能读么?可怜的未言! 肖窦札惊惧地停住了,呆呆地看着气势逼人的郦筱黛。祝顾仁本想声援肖窦札,见郦筱黛站了出来,赶忙把话吞回肚里,暗骂肖窦札过分。泰瑟浩也觉得他这一次太没水准,闭紧了嘴巴不吭声。肖窦札慑于郦筱黛的威势,终于还是妥协了,轻轻地打了自己两个嘴巴,然后可怜巴巴地伸手想要手表。
    055 521页第7段 墙索卫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他觉得一直承受着的巨大压力、痛苦和委屈全都呼的涌上心头,但却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文理不通。读来拗口,很不顺畅。原稿生动流畅。 墙索卫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一直以来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痛苦和委屈在秘烝芳充满公道的话语面前,一下都涌上心头,向来灵敏的舌头,因此僵化了,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056 470页第8段 莫默道:“打电话诈一诈他,我想他肯定会露出马脚的。”说着,欲掏出微型采访机,顿了顿,又问郑秘书道,“有没有录音机?用录音机录下,不就可以证实了”。 文理不通。“说着,欲掏出微型采访机,顿了顿,又问郑秘书道”部分应改回原稿“刚想掏出微型采访机,转念一想,道”。原稿无误。 莫默耳语道:“打电话诈一诈他,只要我们装作什么都知道的样子,突兀问他,他来不及多想之下肯定会露出马脚。”刚想掏出微型采访机,转念一想,道,“有没有录音机?用录音机录下,不就可以证实了?”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57 472页第3段第2行 见墙索卫听完录音,却脸色凝重,担心贸然行动会误及任老大娘一家的性命,莫默道:“尽快抓卢琴绶,救出任老大娘一家,坚叠歆想捂也捂不住。若等到他们杀了人灭了口,恐怕真的只能后悔莫及。” 文理不通。是谁“担心贸然行动会误及任老大娘一家的性命”?“见”和“却”应该删除。 墙索卫听完录音之后,脸色凝重,迟疑不决,生怕贸然行动会误及任老大娘一家的性命,那可就后悔莫及了。莫默道:“抓住卢琴绶,救出任老大娘一家,坚叠歆就是想捂住海平县这一堆臭屎也捂不住。这是致命的一击。若等到他们杀了人灭了口,恐怕真的只能不了了之了。”
    058 472页第5段第6行 你替我去接吧,就说我昨天晚上出差去厦门去,要下午五点才能赶回来, 第二个“去”应改为“了”。原稿无误。 你替我去接吧,就说我昨天晚上出差飞往厦门去了,要下午五点才能赶回来,
    059 473页第1段第4行 个个都后悔早上没找借口出去溜掉。 又“出去”又“溜掉”,无此必要。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个个都后悔早上没找借口出去采访。
    060 473页第5段 进了包厢分宾主坐下,隋铭楠给大家做了介绍后,四个人便嘻嘻哈哈地只聊了几分钟,莫默邀请作陪的市委副书记完桂壁、市政府秘书长巫晾伟、经贸委主任肇泽琰都按时来到。 文理不通。“四个人便嘻嘻哈哈地只聊了几分钟”是何句式?出版社改错的功夫简直不可思议。原文无误。 进了包厢分宾主坐下,隋铭楠给大家做了介绍,四人嘻嘻哈哈聊了几分钟,莫默邀请作陪的市委副书记完桂壁、市政府秘书长巫晾伟、经贸委主任肇泽琰都按时来到。
    061 473页末段 众人大笑,自然以为他是趁此机会宣扬中央政策,脑中都浮现出一个赤裸裸光溜溜女人或凸或凹的重点部位,大叫:“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干杯!” 与情节不符。“自然以为”应为“自然不会以为”。出版社不应删除“不会”二字。原文无误。 众人大笑,自然不会以为他是趁此机会宣扬中央政策,脑中都浮现出一个赤裸裸光溜溜女人肉体或凸或凹的重点部位,大叫:“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干杯!”
    062 476页第8段 肇泽琰见两位小姐面容沮丧,显出了怜香惜玉之风,忙道:“别急,别急!我再出一个谜语你们猜。” 出版社改动之后文理不通,而且读来拗口,很不顺畅。原文表述贴切,无需更改。 肇泽琰颇有怜香惜玉之风,见小姐面容沮丧,忙道:“别急,别急!我再出一个谜语你们猜。”
    063 478页第1段第8行 “一三千元人民币”和“一八千五百元人民币” 什么是“一三千元人民币”?什么是“一八千五百元人民币”?“一”字多余。 “三千元人民币”“八千五百元人民币”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64 479页第2段第3行 小弟弟冷冰冷地已垂涎三尺 “冷冰冷”?应为“冷冰冰”。原文无误。 小弟弟冷冰冰、湿漉漉的已然垂涎三尺
    065 479页末段第1、2行。 莫默见舞池已是轻歌曼舞,也起了兴致,爽快地道:“好啊。”随后,两人在舞池中悠然自得间,金鱼渐渐抱紧了他,他也毫不动怀介意 出版社修改之句文理不通,读来拗口,极不顺畅。不如原稿生动贴切。 莫默望向舞池,见此时已是轻歌曼舞,起了兴致,爽快地道:“好啊。”便拥着金鱼加入人群翩翩起舞。悠然自得间,金鱼抱紧了他也毫不动怀介意。
    066 480页末段第5、6行 如此奇妙所在居然说以前不知道,不说是菜鸟式的傻蛋,也许是一个没有“钱图”的人。 文理不通。“许”字多余。原稿无误。 如此奇妙所在居然说以前不知道,不说是菜鸟式的傻蛋,也证明是一个没有“钱图”的人
    067 481页第6段 时间过得真快,也不知手机已是第几次震动了。这次又在震动,莫默便看了看,见是隋铭楠的号码,忙接通。 文理不通。“也不知手机是第几次震动了”已经说明手机正在震动,又何需“这次又在震动”?原稿无误。 时间过得很快。手机不知是第几次震动了。莫默看了看,见这回是隋铭楠的号码,忙接通。
    068 482页第3段 金鱼很是激动,颤抖着双手接过,轻声读道:“《中国时报》。莫默。高级记者。海府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府省经济文化联谊中心秘书长”看罢,忙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莫默,问:“你是记者、作家?” “看罢,忙惊讶地抬头看着莫默”这样的句式只会出自初学写作者之手,想不到堂堂一个出版社也擅长此道,未言再不济,也不会如此行文。句中少一个句号。 金鱼很是激动,颤抖着双手接过,轻声读道:“中国时报。莫默。高级记者。海府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府省经济文化联谊中心秘书长。”抬头惊讶地看着莫默,问:“你是记者跟作家?”
    069 482页末段第1行 次日早上,成散衡和蔡元真“床刨”过度,直到上午十点都在睡懒觉, 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次日早上成散衡和蔡元真“床刨”过度,都在睡懒觉,浪费了宝贵的周六上午美妙时间。
    070 483页第3段 傍晚时分,本来,成散衡和蔡元真都说趁着明天星期天好好再玩一天的,幸好社长金鑫沣像是很配合地来了个紧急电话,召他们立即回京。大约晚上八点钟,莫默送走成散衡和蔡元真。 出版社修改之句文理不通,读来拗口,极不顺畅。不如原稿流畅到位。 傍晚六点,率领手下们浩浩荡荡地送提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的成散衡和蔡元真上了回北京的飞机。本来,成散衡和蔡元真都说趁着明天星期天好好再玩一天的,幸好社长金鑫沣像是知道莫默心思似的,很配合地来了个紧急召集,这才让莫默得以解脱。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71 427页末段。 莫默心里暗自好笑:我这么做的目的又岂能告诉你?我根本就没探听卓廖婧她们的事,你叫我怎么说?但仍感激地道:“谢谢束市长的邀请。我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嘱托!” 与情节不符。文中所述根本就和探听卓廖婧陈妮星的事无关,此时此刻莫默不会这么想。原稿描述精确无误。 莫默心里暗暗好笑,心说:“我这么做的目的又岂能告诉你?再说了,根本就和探听卓廖婧陈妮星的事无关,你叫我怎么说?见鬼去吧。”嘴里感激地道:“谢谢束市长的邀请。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嘱托的,请束市长尽管放心!”
    072 484页第6段第6、7行 蓦然间巫晾伟的那句论断闯进了大脑…… 此句应该删除,因为出版社已经把前文巫晾伟的论断删除了,不存在了。
    073 489页第7段第1行 原来我的红儿也会小心眼哪, “红儿”应为“虹儿”
    074 497页第1段第2、3行 下午球赛他坐在一号台四排,我给你们模特队留了三排的票。你看准隋铭楠坐几号,你就坐他旁边。 改动后与情节不符。一个坐三排一个坐四排如何让旁边?如果是旁边又如何让气球在隋铭楠前边,又如何使气流吹向他鼻子? 下午球赛他坐在一号台四排,我给你们模特队留了三排的票。你看着,隋铭楠坐几号,你就坐几号。
    075 497页第1段第7行 其它的在球赛结束时全部放飞。?” 多了一个问号。 其它的在球赛结束时全部放飞,听清楚没?”
    076 497页第5段 莫默此时没能来,早上隋铭楠打手机约他时,他下午要去医院探望朋友。隋铭楠虽心里求之不得,嘴里却骂骂咧咧地怪他不够朋友,而他正好省了三张球票,可以堵上三张嘴巴了。 文理不通。原文表述流畅清晰。 莫默这一场没有来,早上隋铭楠打手机给他的时候,他说要去医院探望朋友。隋铭楠求之不得,要知道他的球票紧俏的很,还有很多朋友要不到球票骂骂咧咧地说他不够朋友,现在好了,莫默不来,省了三张球票,可以堵上三张嘴巴了。
    077 499页第5段第3行 一直到第四个气球快放完时,隋铭楠忽然发觉夏韵手中的气球瘪了好几个,赶忙还好心地提醒道:“夏韵,你的气球漏气了。” 文理不通。“赶忙还”是何句式?原稿无误。 一直到第四个气球的时候,隋铭楠忽然发现夏韵手中的气球瘪了好几个,不成样子,赶忙好心地提醒道:“夏韵,你的气球漏气了。”
    078 499页第6段第2行 隋铭楠又转过身狂呼起来,还将手中的瓶子使劲扔了出去。 隋铭楠面对球场为何要“又转过身”?难道要向后欢呼?不合情理。 隋铭楠狂呼起来,一把抓起瓶子,嘴里叫着“哟嗬”使劲扔了出去。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79 499页第7段 莫默笑道:“你不知道,陈总裁是在骂我不是个秃头,可惜我的头发不争气,老是越长越旺,说什么也不肯绝顶。” 文理不通。“不”字加得多余。 莫默笑道:“你不知道,陈总裁是在骂我,她骂我是个秃头,可惜我的头发不争气,老是越长越旺,说什么也不肯绝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0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孙颢教授针对长江文艺版《边缘》25-35章的错误总结2

080 507页第2段 双双同时伸手给水冰晶盖好被子 又“双双”又“同时”无此必要。“同时”加得毫无道理。 双双伸手小心给水冰晶盖好被子。
    081 447页第1段第1、2、3、4、5行 掏出两百块钱给他,要他把等下她跟一个男人谈话的过程都偷偷地拍下来,拍得越多越好。摄影师一听,却不愿干了,说从来不搞歪门邪道的事。水冰晶解释说,那个男人是她以前的老朋友,刚刚从公安局出来,生怕他有歹心,如果他往后再乱来的话,有相片作证,免得他逍遥法外,再去害人。摄影师想想也对,便答应了水冰晶的要求。 文理不通。“往后再乱来”?现在拍下的相片往后如何作证?难道现在就可以拍到他(毕余幢)以后害人的相片?出版社好像连简单的逻辑推理都不懂。 水冰晶掏出两百块钱给他,要他把等下她跟一个男人谈话的过程都偷偷地拍下来,拍得越多越好。摄影师一听,却不愿干了,说从来不搞歪门邪道的事。水冰晶解释说,那个男人是她以前的老朋友,刚刚被公安局放出来,生怕他有歹心,如果他真的乱来的话,拍下相片好寄给公安局,免得他逍遥法外,再去害人。
    082 507页第4段第6行 他以自己的名字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 文理不通。“为”改为“命名”则通顺。原稿无误。 他以自己的名字把小说男主角命名为——莫默。
    083 508页第1段第1行 看着沉思的莫默,水冰吟也思绪万千,奇怪的是,她此时仇恨的也是毕余幢。为什么会这样?让她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让她有刻骨铭心的仇恨。”句与前文衔接不起来,多余,应删除。原稿无误。 看着默默无语的莫默,水冰吟也自无言,奇怪的是,她此时仇恨的也是毕余幢。难道她知道是毕余幢害得水冰晶这样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水冰吟不是神仙,她,只是一个凡人女子。她仇恨毕余幢,是因为她想起了一件隐藏在心中的往事。
    084 515页第9段 松奚源心想:你什么时候叫我们保护隋铭楠了?真是事后诸葛亮。但他仍不慌不忙地道: “但”在此处何意?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松奚源心想:“你什么时候叫我们保护隋铭楠了?又是事后诸葛亮。”嘴里依旧不慌不忙地道:
    085 519页第3段 任老大娘听得莫名其妙,一时竟想不起来自己还有个哥哥叫任什么的,又不好直说出口,只好含糊地道: 不合情理。一则任衽琪没有哥哥,二则任衽琪就算再糊涂也不可能想不起自己的哥哥。原稿无误。 任老大娘听得莫名其妙,心想:“我哪来的哥哥叫任什么的了?”又不好直说墙索卫搞错了,只好含糊不提,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86 520页第4段第4、5行 他知道,秘烝芳是国内闻名的铁面女包公,原是广北省的纪委书记,可能是广北省的大贪官都抓完了,去年九月中央就调她到海府省任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然而,在场的人都没注意到他。 文理不通。“然而,在场的人都没注意到他。”句与前文衔接不起来,完全没必要,应该删除。原稿无误。 他知道,秘烝芳是举国闻名的铁面人女包公,原是广北省的纪委书记,可能是广北省的大贪官都抓完了的缘故,去年九月中央就调她到海府省任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也许是想看看海府省有没有大鱼好抓。
    087 520页第5段 盛动黎又道:“墙书记,刚才我来医院的时候,秘书记说如果您真的抽空能下来,就叫您去见见她,她有些话想跟您直接说。” 文理不通。“真的抽空能下来”是什么句式?出版社改得没道理。原文无误。 盛动黎又道:“墙书记,刚才我来医院的时候,秘书记说如果您真的抽空下来了,就叫您去见见她,她有些话想跟您通通气。”
    088 523页第9段第4、5行 我呢,只是区区的一个市委书记,哪里还敢再胡说八道呀,再说,如果我把牌子问题留给别人来解决了,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文理不通,改动之后与前后文无法顺畅衔接,不知出版社是何道理?!原稿恰当。 我呢,只是小小的一个市委书记,哪里还敢再胡说八道呀,再说几句,牌子问题就要留给别人来解决了,那要解决到什么时候?
    089 524页第4段第4、5行 同红儿的事万一暴露……想是这么想,脸上却立即堆起笑容,嘴里还不敢稍有迟疑,语气铿锵地道: “红儿”应为“虹儿”。“想是这么想”加得毫无道理。原稿无误。 同虹儿的事万一暴露……”脸上却立即堆起笑容,嘴里还不敢稍有迟疑,语气铿锵地道:
    090 524页末段 墙索卫逃也似的出了友谊宾馆,一上车便叫司机来程欣将车开出了足有五公里,惶恐的心才安定下来,他一抹额头的冷汗,对司机来程欣道:“真快吓死了。” 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墙索卫逃也似的出了友谊宾馆,一上车便叫司机来程欣开快点、开快点,想快点远离友谊宾馆,以消除秘烝芳给予的压力。一直到车开出了足有五公里,惶恐的心才安定下来。抹掉额头的冷汗,对司机来程欣道:“现在可以开慢点了。”
    091 533页末段第1行 莫默已求之不得了,毫不犹豫地动手去解卓廖婧上衣扣子…… “已求之不得了”是何句式?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这样的要求莫默哪有不好的?毫不犹豫地动手去解卓廖婧上衣的扣子……
    092 535页第5段第3、4行 他是想说担心媒体曝光卓廖婧秘密后让束毓含知道后肯定会牵扯上陈妮星,那样卓廖婧会很自责很忧心的,便赶忙收住了话头。 文理不通,读来拗口之极,很不顺畅。原稿无误。 他是想说担心媒体曝光卓廖婧秘密的事让束毓含知道后会牵扯出陈妮星,但怕说出了卓廖婧会自责会忧心,便赶忙忍住。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93 539页第7段第1行 墙书记,你还记得12号那天我就是去救那女孩。 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墙书记,你还记得12号那天我赶去中三医院吗?就是去救那女孩。
    094 539页第11段 看到束毓含抓起电话想给公安局报信,莫默赶忙道:“束市长,女孩的事最好先不要通知公安局。如果那女孩真的想陷害毕余幢,不如等她伤好了,再来个突然袭击。再说,我现在是她的救命恩人说不定比公安局现在调查的效果要好。” 文理不通。“看到”多余。“如果那女孩真的想陷害毕余幢,不如等她伤好了,再来个突然袭击。”句和“再说,我现在是她的救命恩人说不定比公安局现在调查的效果要好。”句绝对不通! 原稿无误。 束毓含抓起电话想给公安局报个信。莫默赶忙道:“束市长,那女孩的事最好先不要通知公安局。如果那女孩真的想陷害毕余幢,知道公安局来查证了,故意来个伤重不治怎么办?还不如等她伤好了,再来个突然袭击。再说,我现在是她的救命恩人之一,趁机接近她套套话,说不定比公安局调查效果还好。”
    095 541页第5段第2、3、4行 高兴地掏出手机,见是卓廖婧打来的,忙她叫自己回去吃饭,开口便道:“我正在陪束市长和墙书记吃饭,午饭后在赶过去,啊?”卓廖婧何等聪慧,哪会不明白莫默的用意,没说什么便断了电话。 文理不通。又“忙叫她自己回去吃饭”又“开口便道”,相互矛盾。原稿无误。 高高兴兴地掏出手机,见是卓廖婧打来的,心想,准是叫自己回去吃饭。怕卓廖婧乱说话,一接通开口便道:“我现在正在陪束市长和墙书记吃饭,午饭后在赶过去,啊?”卓廖婧何等聪慧,哪会不明白莫默的心意,低声说一定要回来之后便放下了电话。
    096 541页第6段 酒足饭饱之后,程田鹤被束毓含轰走了。随后,四个人便嘻嘻哈哈地一直聊到快一点,陈述红下午两点要请墙索卫和束毓含去视察商业步行街工程进展情况,大家各自散去。 文理不通。读来拗口之极,很不顺畅。还有,既然“陈述红下午两点要请墙索卫和束毓含去视察商业步行街工程进展情况”为何又“大家各自散去”?不合情理。原稿无误。 酒足饭饱之后,程田鹤被束毓含轰走了。没了这个变色龙的阻碍,四人便嘻嘻哈哈地闲聊。聊到快一点,陈述红说:下午两点要请墙索卫和束毓含去视察商业步行街工程进展情况,现在该回去准备准备。大家都无意见,便结束了宴席。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097 545页第2段 梅悦哪知道孝女还有这种解释,扬手想打曾雨佳,却又舍不得,只好板起脸押着宝贝女儿回家。快到家时,曾雨茜在手机中压着嗓子问曾雨佳:“姐,可以开始计划了吗?”曾雨佳笑眯眯地看了梅悦一眼,大声道:“可以!”又把手机递给梅悦道,“妈,茜茜有急事找你。” 文理不通。“曾雨茜在手机中”?“又”字何意?先前曾雨佳并不曾递过手机给梅悦。出版社修改之后毛病太多。原稿无误,描绘生动传神。 梅悦哭笑不得,哪知道孝女还有这种解释,扬手想打曾雨佳,却又舍不得,只好板起脸押解宝贝女儿回家。快到家的时候,曾雨茜打手机给曾雨佳,压着嗓子神秘兮兮地问:“姐,可以开始计划了吗?”曾雨佳笑眯眯地看了梅悦一眼,大声道:“可以!”停顿了好一会,把手机递给梅悦道,“妈,茜茜有急事找你。”
    098 546页第7段第4、5、6、7、8、9行 曾雨佳忙转头去看,见梅悦从小窗口中探出来往里望,大概见宝贝女儿果真在,便返身下楼。过了二十分钟,又上来查看了一次。待梅悦第三次上来的时,一听见啪哒啪哒地敲击键盘的声音连看也不看就下楼离去。这一来,曾雨佳像接到特赦令,忙催促曾雨佳:“快点!快点!”等听见脚步声渐渐下楼,心想,这回该放心了吧?高兴地跳了起来,压着声音紧促地叫着:“快、快、快!”? 文理不通。1、“曾雨佳忙转头去看,见梅悦从小窗口中探出来往里望,大概见宝贝女儿果真在,便返身下楼。”应分为两个陈述句。2、“曾雨佳”催促“曾雨佳”? 3、就算曾雨佳催促曾雨佳成立,那么“忙催促曾雨佳:‘快点,快点!’”和“压着声音紧促地叫着:‘快、快、快!’”是不是重复了?有此必要吗?4、原稿流畅生动,根本不应该改动。 曾雨佳转头去看,见梅悦在小窗口中探头探脑的,便豪爽地给了个大大的笑脸。梅悦见宝贝女儿果真专心专意在打字,满意地点了点头,返身下楼。过了二十分钟,又上来查看。曾雨佳又慷慨地给了个大大的笑脸,让梅悦满意下楼。待梅悦第三次上来查看的时候,便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头也不回,故意用力啪哒啪哒地敲击着键盘。等听见脚步声渐渐下楼,心想,这回该放心了吧?高兴地跳了起来,压着声音紧促地叫着:“快、快、快!”
    099 546页第8段 曾雨茜抱着大狗熊直出来了,在屋子中央蹦着双脚。 文理不通。“直出来了”是如何出来?原文生动、无误。 曾雨茜好像比曾雨佳还紧张,手忙脚乱的,不知做什么,傻愣愣地抱着大狗熊直冲了出来,在屋子中央兴奋地蹦着双脚,还好地板是钢筋水泥的,否则准会惊动曾祥桦和梅悦。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100 547页第12、13段 很快,曾雨佳便下落到地上,挥手让曾雨茜把软梯收起来,看着她把窗户关好后,才一路小跑地来到大路上,拦下一部的士,直奔夜色小区。/ 开门的是莫默,见是曾雨佳,感到有些意外,微微一笑道:“你怎么来了?” 文理不通。1、曾雨佳“下落”到地上?2、两段之间衔接不上。原稿“大约二十八分钟,心脏蹦蹦跳地出现在莫默宿舍门口。屏气凝神了会,按响了门铃。不一会,门开了。”句不该删除。 很快,曾雨佳便下到了踏实的地上,挥手让曾雨茜把软梯收起来,看着她把窗户关好,这才一路小跑着来到大路上,拦下一部的士,直奔夜色小区。大约二十八分钟,心脏蹦蹦跳地出现在莫默宿舍门口。屏气凝神了会,按响了门铃。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莫默。见来人是曾雨佳,有些意外,愣了一下,微笑道:“你怎么来了?”
    101 548页第3段第1行 曹婷婷从书房里闻声奔了出来…… “从书房里闻声奔了出来”?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曹婷婷在书房里,闻声奔了出来……
    102 548页第5段。 这事莫默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根本没有告诉任何人。那曾雨佳是怎么知道信息的呢?而且还知道婷婷明天就要走。肯定是曹婷婷告诉她的。那次聚会后,曹婷婷就喜欢上了曾雨佳,两人还很亲密,一有空就泡在一起似这样她哪有不告诉曾雨佳的道理。 文理不通。“一有空就泡在一起似这样她哪有不告诉曾雨佳的道理”句生捏硬造、尤其不通。出版社这是精简句子吗?原文无误。 这事莫默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根本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那曾雨佳是怎么知道信息的呢?是曹婷婷告诉她的。嫖妓事件聚会那晚卓廖婧、郦筱黛、曹婷婷和曾雨佳等七人结拜了姐妹,曹婷婷最喜欢曾雨佳,两人走得最近,有空就泡在一起,关系当然是亲密有加了。想想很快彼此就天各一方,见一面都不容易,顾不得莫默的再三叮嘱,今天早上终于忍不住偷偷告诉了曾雨佳。
    103 548页第8段第2、3行 不怪你怪谁?我就这么一个好婷婷,你却把她要送到国外去,我想见她怎么办? “你却把她要送到国外去”是什么句式?文理不通。原稿无误。 不怪你怪谁?我就这么一个好婷婷,你把她送到国外去了,我想见她怎么办?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104 550页第1、2、3段 莫默不想在这时候理会烦人的事,吩咐谢斐纭把资料整理出来,明天下午交给他。/ 见莫默关了手机,曾雨佳不由吁了口气,凶巴巴地道:“谁还敢打电话来骚扰,我非揍扁他不可。”/话刚说完,听见莫默的手机又示威性地叫了起来,曾雨佳“啊”了一声,那神情逗得曹婷婷咯咯直笑。 文理不通。既然“见莫默关了手机”又如何“听见莫默的手机又示威性地叫了起来”?原文生动流畅。 莫默不想在这时候理会烦人的事,吩咐谢斐纭把资料整理出来,明天下午再详细讨论分析,便合上了手机。/ 曾雨佳吁了口气,挥舞着花拳凶凶地道:“谁还敢打电话来骚扰,我非揍扁他不可。”/ 话刚说完,手机示威性地叫了起来。曾雨佳“啊”地叫出声来。曹婷婷觉得有趣,咯咯直笑。
    105 550页第4段 这回电话是叶莞心打来的,莫默笑着问候他道:“叶莞心,你好呀!” 性别搞错了。叶莞心是女的,莫默不应该是问候“他”。原稿无误。 这回是叶莞心打来的。莫默笑着问候道:“叶莞心,你好呀!”
    106 550页第6段 莫默心里“格登”了一下,不知他为什么会扯到自己头上,忙问:“你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跟你打马虎眼了?” 性别搞错了。叶莞心是女的,不应该用“他”。 莫默心里“格登”了一下,该不会又扯到自己头上吧?嘴里问:“你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跟你打马虎眼了?”
    107 552页第1段 埋怨归埋怨,两人小声商议了一下,决定先观赏再购买,于是,两人随后一层一层地飘着,很快,便到了顶楼。顶楼是美食广场,两人一进去眼睛都直了,发现这里什么小吃都有,简直就是全国各地经典小吃大集,不约而同地叹息起来,可惜两人的肚子还是饱饱的,肯定什么也吃不下了。 文理不通。1、“于是,两人随后一层一层地飘着”是什么文理?“随后”两字应删除。2、顺应前句,怎么能“可惜两人”,应该为“可惜自己”。 埋怨归埋怨,脚步却决不停止,眼睛转得更快了。小声商议了一下,决定先快快地观赏一遍,然后在从顶层慢慢欣赏到一楼。主意一定,两人便玩起了走马观花的游戏,像两只花蝴蝶在花丛中灵活地飞来飞去。害得顾客们不得不腾出一部分眼光来欣赏她们靓丽的身影。两人一层一层地飘着,很快,便到了顶楼。顶楼是美食广场。两人一进去眼睛都直了,发现这里什么小吃都有,简直就是全国各地经典小吃的大集会。不约而同地叹息了声,遗憾自己的肚子还是饱饱的,吃也吃不下,就此走吧又不甘心。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典型病句错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病因分析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108 553页第2段第7、8、9、10行 而为了这个清白的工作岗位,叶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帮主”把她关起来一连蹂躏了三天不说,还把她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二十万元血汗钱给榨了去。后来看到了莫默的名片,才得以走人。 文理不通。“后来看到了莫默的名片,才得以走人。”何意?是谁看到了莫默的名片?毛湃湃?帮主?原稿无误。出版社即便要删改,也不应该删改得前言不搭后语的。 而为了这个清白的工作岗位,叶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幕后控制的“帮主”们见叶彤居然敢当逃兵,把她关起来一连蹂躏了三天不说,还把她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二十万元卖肉钱给榨了去。若不是翻箱子的时候发现了她郑重珍藏的莫默的名片,误以为是莫默看上了叶彤,因此叶彤才要走人,生怕过分了惹恼这个汕蒙的风云人物,才破例放了叶彤一马,否则叶彤不要说人身自由,说不定连性命都难保。
    109 554页第1段 叶彤笑吟吟告诉她们她叫叶彤,撕了张纸条写了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码,二人随后高兴地迈着轻快的步伐欲向出口走去,曹婷婷一侧头,看见郦筱黛跟一个男孩在旁边首饰柜前看项链。 文理不通。“二人随后高兴地迈着轻快的步伐欲向出口走去”是何句式?此间“随后”何意?“欲”字何意?原稿无误。 笑吟吟道:我叫叶彤。撕了张纸条写了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码,递给曾雨佳和曹婷婷。曾雨佳和曹婷婷高兴地叮嘱叶彤回头一定要联系,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出口走去,转了个拐角,眼光到处,看见郦筱黛跟一个男孩在首饰柜前看项链。
    110 555页第14、15段 莫默笑道:“少不了你的,你要什么我就送你什么。”/ 曾雨佳听罢,这才满意地笑了,又见曹婷婷兴冲冲把手表拿出来给莫默戴上,自己也戴上女表,马上又赞叹他们真是天下无双的一对。随即,听曹婷婷又一个劲地夸赞服务员叶彤时莫默惊讶地想…… 文理不通。1、“自己也戴上女表”的“自己”是曾雨佳还是曹婷婷?如果是曹婷婷,这里就不能说“自己”;如果是曾雨佳,则与情节不符。2、“随即,听曹婷婷又一个劲地夸赞服务员叶彤时莫默惊讶地想”是什么句式?随即有两种意思,一是“随后就”,一是“立刻”,本句中应该是“随后就”的意思。问题是,是曹婷婷随后就还是莫默随后就? 莫默笑道:“少不了你的,你要什么我就送你什么。”/ 曾雨佳这才满意地笑了。/ 曹婷婷兴冲冲把手表拿出来给莫默看。莫默惊叹说好漂亮,夸曹婷婷和曾雨佳真会买东西。曹婷婷拿男表帮莫默戴上,自己也戴了女表。曾雨佳赞叹说真是天下无双的一对。莫默认为是说手表。曹婷婷却认为是说自己和莫默,开心了一会,想起刚才买手表时碰到的从所未有的服务,跟曾雨佳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地说了,直赞叹叶彤人美心也美。莫默惊讶的想……
    
    
    长江版与原稿文笔优劣对比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边缘》典型例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优劣比较
    1 398页第14段 卓廖婧先吓了一跳,又愣了几秒钟,回头求助似的叫了一声:“莫默!” 卓廖婧吓了一跳,愣了几秒,回头求助地叫了一声:“莫默!” 何必“先、又”?原稿好。
    2 399页第5段第1、2行 那天莫默因嫖妓事件被抓进公安局后,开始听到消息时他还担心了一阵,随即竟认为是天助于他。 那天莫默因嫖妓事件被抓进公安局,开始时他还很担心,随即一想,忽然开怀大笑,认为是天助于他。 原稿流畅生动。
    3 399页末段第9、10行 杨筝溁正在兴头上,没有发觉他人的讨厌,还摆出朋友的架势,语重心长地要莫默吸取这次的教训,以后洁身自爱,免得朋友们敬而远之,云云。卓廖婧听后,觉得恶心极了,讥讽道…… 杨筝溁兴奋得粗心,没有发觉自己让人讨厌,摆出朋友的架势,语重心长地跟莫默说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以后洁身自爱,免得朋友们敬而远之,说了一大通。听得卓廖婧恶心极了,讥讽道…… 原稿生动流畅。
    4 421页第4段 文瑞才一看盒子便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嘴里却故意问:“什么东西?”问罢,动手拆开纸盒,倏地,从纸盒中窜出一条玩具毒蛇来,吓得他大叫一声,往后一倒,差点摔倒在地上。 文瑞才一看盒子便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嘴里却问:“什么东西?”动手拆开纸盒,打开,猛地窜出一条毒蛇,吓得大叫一声,往后猛退,被沙发一挡,哗啦地摔倒在地! 原稿好。
    5 422页第2段 众人吓了一跳:怎么会有人举报秘书长?随后,又纷纷说不关自己的事。 众人吓了一跳,随即大哗,惊问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举报秘书长?都说不关自己的事,纷纷愤怒地骂个不停。 原稿流畅生动。
    6 423页第12段 莫默听到这颇为陌生的声音,不禁愣了一下,目光一睃巡,发现了楚霁、楚霖,便惊讶地问:“你们怎么也来了?” 莫默一听颇为陌生的声音,愣了一下,目光到处,看见居然是楚霁楚霖,惊讶地问:“你们怎么也来了?” “睃”是斜着眼睛看的意思。“睃巡”难道是斜着眼睛搜寻?还是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边缘》典型例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优劣比较
    7 423页第15段 众人这时才发现这两个长相衣着完全一模一样的女孩,都一下子看呆了。 众人这才发现,记者站里居然多出了两个长相衣着一模一样的女孩,都啧啧称奇,呆呆地看着。 原稿流畅生动。
    8 423页第16段 莫默很快猜到一定是郑秘书带来的,可左右查看,却不见郑秘书身影,忙问茹滢颖:“郑秘书呢?” 莫默心想一定是郑秘书带来的,可左右一看,不见郑秘书,忙问茹滢颖:“郑秘书呢?” 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9 424页第7段 莫默狠狠地瞪了郑秘书一眼,又不由自主地向外瞅了一眼,果然看到不管男女同僚们,都正睁大了眼睛看着姐妹俩,连活也不干了,倒是楚氏姐妹俩还旁若无人地干得正欢。 莫默狠狠地瞪了郑秘书一眼,望外定睛一看,果真,不管男的女的,都失魂落魄似地看着楚霁楚霖,活也不干了,倒是楚氏姐妹旁若无人的干得正欢。 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10 430页第2段 莫默和郑秘书看着眼前的一幕,楚氏姐妹的手段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故意叹息道:“老郑呀老郑,就因为你要施什么美男计,我这记者站恐怕就此不得安宁了。” 莫默和郑秘书看着眼前的一幕,大感有趣,对楚氏姐妹的手段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莫默故意叹息道:“老郑呀老郑,就因为你要施展什么美男计,我这记者站恐怕就此不得安宁了。” 长江版句文理不通。原稿生动流畅。
    11 432页第10段 这时,莫默好像突然想好对付坚叠歆的主意,面露喜色地一拍郑秘书的肩膀,高兴地道:“喂,老郑,我解开你的难题了!” 这时,莫默脑中灵光一闪,想好对付坚叠歆的主意,面露喜色,喜滋滋地一拍郑秘书的肩膀,高兴地道:“喂,老郑,揭开你的难题了!” 好像突然想好?莫默自己都不知道想没想好?原稿流畅生动。
    12 441页第7段 莫默松了口气,也相信位啸良不会那么笨,放心地跟位啸良相对大笑起来。偎在身边的水冰晶见位啸良也替自己隐瞒,感激地对他眨眨眼睛,却不知位啸良是别有私心的,他怕被莫默骂蠢猪而坏了大事。 莫默松了口气,也相信位啸良不会那么笨,放心地跟位啸良相对大笑起来。偎在身边的水冰晶见位啸良替自己隐瞒,感激地对他眨眨眼睛。却不知位啸良别有私心的,他怕被莫默骂蠢猪,坏了大事。 原稿精确流畅。长江版文理不通。
    13 445页第1段 “关长,你现在有空吗?我好想立刻就见到你。小可爱想死你了。”水冰晶的话把毕余幢迷得神魂都快颠倒了。 “关长,你现在有空吗?我好想立刻就见到你。小可爱想死你了。”水冰晶大放迷烟,存心把毕余幢迷得神魂颠倒。 原稿生动,为什么要改?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边缘》典型例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优劣比较
    14 445页第2段 “你现在在哪里?我马上就过去!”毕余幢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讨好她,“小可爱,你真好,我要送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以后,我一定对你好的,不会让任何人再欺负你。” “你现在在哪里?我马上就过去!”毕余幢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道。随即讨好地说,“小可爱,你真好,我要送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以后,我一定对你好的,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说着,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水冰晶看。 原稿生动流畅。
    15 463页第3段 祝顾仁接过电话,问:“是谁呀,这么早打电话。”/“祝顾仁,赶快上来一下、赶快上来一下!”是泰瑟浩慌张地叫声。/ 祝顾仁见对方已挂断电话,拿着话筒怔住了:出了什么事?怎么这么急?泰瑟浩一向不是这个样子的。/ 郦筱黛正仰首看着祝顾仁,忙问:“怎么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祝顾仁接起了电话,问:“是谁呀,这么一大早打电话。”/“祝顾仁,赶快上来一下、赶快上来一下!”泰瑟浩慌张地叫道。话音未落,便啪地挂断了电话。/ 祝顾仁拿着话筒怔住了,心想:“出了什么事?怎么这么急躁,泰瑟浩一向不是这个样子的。”/ 郦筱黛正仰首看着祝顾仁的脸,见状不对忙问:“怎么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是谁?” 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16 469页第2段第5、6行 见莫默还有推托之意,她们竟威胁莫默如果不答应,立马就支持坚叠歆和曾德珲把郑秘书搞得个死去活来。 见莫默稍有推托之意,竟然威胁说,如果莫默不答应,她们姐妹立马就转而支持坚叠歆和曾德珲,把郑秘书搞得死去活来。 原稿描绘生动流畅。
    17 470页第5段 莫默谦逊地说:“您过奖了。”顿了顿,又说,“墙书记,我和郑秘书还有点事,我们先走了。”两人随后到郑秘书的办公室喝了点水,莫默便告诉了郑秘书任老大娘一家现在的情况。郑秘书听罢,惊道:“怎么可能?卢琴绶能猖狂到这种地步?” 莫默谦逊地说应该的,陪墙索卫聊了一会,便说想跟郑秘书商量一点事情,墙索卫点头同意。两人告辞而出,到郑秘书的办公室。喝了几口水,莫默便跟郑秘书说了任老大娘一家很可能是被卢琴绶抓起来的事。郑秘书大为震惊:“怎么可能?卢琴绶会猖狂到这种地步?” 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18 483页第5段第2、3、4行 郦筱黛瞪大了眼睛,虽然对金鱼缸的事不大在意,但却对他结识叶彤的经过纠缠不放,直到莫默解释得口干舌燥,这才罢休。 郦筱黛听得瞪大了眼睛。惊心动魄、闻所未闻的金鱼缸的事倒不大在意,却对结识叶彤的经过纠缠不放,直到莫默表白得口干舌燥才心满意足地闭起双眸…… 原稿生动流畅。
    序号 页码位置 长江版《边缘》典型例句(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作者原稿(以5月30日交出版社的誊清稿为准) 优劣比较
    19 530页第2段 正当墙索卫危机渐解的时候,莫默却是工作多多,不但要参与处理隋铭楠的后事,还要到医院照顾水冰晶的身体。可就在这时,卓廖婧也病倒了。 正当墙索卫危机渐解的时候,莫默却又忙又气又急。/忙的是工作多多,还要参与处理隋铭楠的后事;气的是不知哪个缺德鬼把卓廖婧的秘密捅到媒体,急的是水冰晶身体还没康复卓廖婧就病倒了。 原稿生动流畅。
    20 516页第6段 赵双剑觉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忙高兴地问道:“在哪里?赶快带来见我。” 赵双剑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高兴地道:“在哪里?赶快带来见我。” 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21 518页第4段 见茹滢颖应声上了郑秘书的车,莫默便冲郑秘书微微一笑,向中间的一号车走去。刚到车门边,陈述红便打开门,微笑着朝他打招呼:“莫兄弟,快上来。” 茹滢颖乖巧地应声上了郑秘书的车。莫默冲郑秘书微微一笑,向中间的一号车走去,刚到车门边,门便开了。开门的是陈述红,微笑着招呼道:“莫兄弟,快上来。” 原稿较好。长江版中的“见”、“便”用的实在没道理。
    22 518页第10段 郦筱黛以为逮着机会说话了,道:“红红姐,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郦筱黛逮着机会说话了,道:“红红姐,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何必要“以为”?长江版文理不通。
    23 510页第3段 见水冰晶睡得正香,两人相视一笑后,莫默低声道:“你去吃点东西吧。我不饿,我陪陪晶晶。”? 水冰晶睡得正香,看起来情形很好。水冰吟和莫默高兴地相视一笑。莫默低声道:“你去吃点东西吧。我不饿,我陪晶晶。” 原稿描绘生动到位。
    24 488页第2段 其时,陈述红还偎着墙索卫的怀里,两人正躺在床上寻开心,听见柜上的手机叫,懊恼地骂了句:“讨厌!” 其时陈述红还偎着墙索卫躺在床上,听见柜子上的手机叫了,懊恼地骂了句:“讨厌!” 长江版文理不通。原稿描绘精确到位。
    25 531页第5段 这样的说法莫默不是没听过,但总是嗤之以鼻,以前可能是自己不肯做他的特约副总编,他心里有气,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想了想,问:“还有其它消息吗?” 这样的说法莫默不是没听过,不过基于对陆昭智的了解,总是嗤之以鼻,此时听得谢斐纭旧事重提,心想:难道是自己不肯答应做他的特约副总编得罪了他?无法确定,想了想,问:“还有其它消息没有?” 原稿生动流畅。
    26 531页第2段 莫默真想不到这么多年的朋友如今居然这么恶毒、卑鄙,他甚至觉得这样的人一定要他付出代价的。 莫默心里难受极了,想不到这么多年的朋友如今居然这么恶毒、卑鄙,这样的人一定要他付出代价。 原稿生动流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a~~~~~~~~~你小子这么长时间不来...

a~~~~~~~~~你小子这么长时间不来!!一来就让我眼睛疼!I 服了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15: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晕,好长啊~~~

晕,好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6 1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什么啊#¥我刚刚吧钱存银行了外

什么啊#¥我刚刚吧钱存银行了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7 14: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累!

好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方生联盟 ( 沪ICP备10219162号-68 )

GMT+8, 2025-8-4 15:09 , Processed in 0.0448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