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我们该不该抵制日货?
<font color="#7f0000">“抵制日货” 这几字,大概是如今海内外中文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尚词汇,但它其实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最让人熟悉的历史词汇之一。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上有过多次“抵制日货”运动,“抵制日货”这个词,就像一个历史幽灵,一直缠绕着中日之间的恩恩怨怨。</font><br><br>
<b><font color="#0000ff">抵制日货是有理有节的还击</font></b><br>
<br>
3月30日下午,仅仅用了30分钟,郑州天然商厦八方通讯手机卖场内,从货架到仓库所有的日产手机全部被清理。手机卖场里,日产手机的宣传画也看不到了。此前,“朝日啤酒”在长春某大型连锁超市遭撤柜,3月30日,沈阳信盟连锁超市近30家店,销售情况一直很好的约10个日本品牌的几十种商品全部撤柜。<br>
<br>
国人自发地将日货从柜台上撤下来,这是继百万人签名之后,又一凝聚国人共同心声的爱国行为,是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种情绪释放。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我们大规模地抵制日货,对其影响比起反对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要大很多——因为反对其常任,只是不能让它锦上添花;而我们大规模抵制日货,则是将削弱其根本。<br>
<br>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不但不能正确反省历史,甚至篡改血淋淋的侵略史,而且在东海油气田、钓鱼岛争端、输油管道、台湾等等问题上,罔顾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不断制造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来。对此,我们倘若熟视无睹、忍气吞声,只能导致日右翼势力得寸进尺、猖狂嚣张。因而,给予有利、有理、有节的还击,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之举。有网友称抵制日货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依笔者见,这不但是一次捍卫民族尊严的大检阅,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br>
<br>
韩国就懂得这个道理。或者是非常朴素的信念让他们这样做。“国货光荣,日货可耻”的精神让韩国经济迅速起飞,而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恢复也来自他们的精神。<br>
<br>
那罄竹难书的深重灾难让中国人民永世难忘。面对日政府无视历史的行为,依靠口诛笔伐已不能显示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也不能触动日右翼势力的灵魂。何况,日政府对于全球如火如荼的反日签名浪潮无动于衷,这就说明了对待日右翼势力必须动真碰硬,让日右翼势力感受到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感受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坚强决心,这才是有效警示日政府认清形势、反省历史的最强音。国人有节制地抵制日货,就是用行动向日政府传递了这种愤慨的信息,显示了一种凛然之气。<br>
<br>
请记住我们都只有一个名字:中国人!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这是你今生不变的标签。与其遗憾这个标签没有美国人的标签来得闪亮,不如庆幸你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可以作为其中一员,让这个标签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亮丽的标签。<br>
<br>
[转贴]抵制日货就是爱国吗?
每当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青年学生站出来,在各大论坛上号召“抵制”日货。京沪高速事件、亚洲杯足球风波、最近的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似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扯上抗日爱国的旗帜。难道商品一旦被标识日本,就成为万恶之物,需要群起而抵制之? 韩国人跟我们一样有着血与泪的过去,仇日情绪远比我们高涨,但并不意味着人家就不跟日本人做生意。2003年日本对韩国出口额346.8亿美元,差不多是进口额的两倍。跟韩国情况相类似的还有以色列,当年纳粹疯狂屠杀犹太人,可现在的以色列的第二贸易伙伴是德国,同样的进口大于出口。网络上流传的“韩国人抵制日货”、“以色列不用德国货”的谎言便不攻自破了。<br><br>
任何国家都不会用民族情绪来阻碍国家间正常贸易交往。2003年中日贸易额超过1300亿美元,对日本贸易中出口的大都是农作物等初级商品,而进口的却是高科技产品,一旦关上贸易大门,中国所蒙受的损失将远远高于日本,孰是孰非,不是一目了然了吗?<br>
<br>
还有一个事实被忽略了,市场上的日货,绝大多数除了品牌外,其原料、生产、销售均已本地化,与国货无异。日企里雇佣的是中国工人,守法纳税,利润的大部分用于提高员工福利和扩大再生产。再来比较一下某些所谓的民族企业,赚到的钱全用于老板一个人的吃喝玩乐,而不顾工人死活,两者之间,谁更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抵制日货,岂不“劣币驱逐良币”?<br>
<br>
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天我们可以抵制日货,却会因此而大大伤害了扎根中国多年的其他外企。<br>
<br>
在某个层次上说,抵制日货谈不上什么爱国,这只属于一种无聊的、低级的感情宣泄,中国的青年一代应多一点大民族主义精神。<br>
<br>
re:不用到大街上叫喊,只要少买就行了!
不用到大街上叫喊,只要少买就行了!re:还是应该向韩国人民学习
还是应该向韩国人民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