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大全
<br>中国体育电影大全 [阅读:30] <br><br>1、《两个小足球队》<br>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br>
主创人员:导演:刘琼<br>
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故事片。<br>
<br>
2、《球场风波》<br>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7年出品 黑白<br>
剧情简介:上海医疗器械药物供销局办公室主任张人杰,自己不喜欢体育运动,也反对职工参加体育锻炼。 青年职工赵辉、钱正明等爱好体育活动,希望机关里成立体育协会,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然而机关成立体协的通知被张主任扣压,篮球场上堆满各种废料。 由于平时缺少训练,机关篮球队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银行队。银行的女运动员林瑞娟在联系工作中认识了赵辉,并结成了朋友。 林瑞娟的父亲是体育学院教授,赵辉请林教授帮助他们机关开展体育活动,林一口答应。 一次,赵辉和钱正明在电话里冒充上级领导向张主任询问成立体协之事,张主任事后慌忙成立体协,并自任主任委员。于是机关的各项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了,职工的健康状况也有了好转。 <br>
评介:影片直接取材于当代职工生活,在喜剧影片创作上有新的探索。影片上映后,被康生指责为“反映了罗隆基思想”。《人民日报》并发署名文章,视影片为“白旗”,“务必拔去”。在一段时间内使不少喜剧片创作人员“谈喜色变,望喜生畏”。在上海电影局召开的全系统的批判大会上,不仅影片的编导被批判,审查通过该剧本的副局长张骏祥、责任编辑李天济等,也作了检讨。<br>
主创人员:编剧:唐振常 导演:毛羽 摄影:罗及之 张锡龄 主演:温锡莹 周伯勋 崔超明 关宏达 钱千里 毕克<br>
<br>
3、《女篮五号》<br>天马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彩色<br>
获奖情况: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br>
情节简介: 解放前,上海东华篮球队老板的女儿林洁,爱上了球队主将田振华。有一次与外国水兵比赛,老板受贿,指定输球,但田振华出于民族自尊,把球打赢了。一场赢球给他带来了厄运。老板让流氓打伤田振华,又强迫女儿嫁给了有钱人。18年以后,田振华担任上海女子篮球队指导。林洁的女儿小洁是一个有前途但对体育事业有偏见的篮球苗子。田振华给了她耐心的教育和帮助。一次,小洁在球赛中受伤住进了医院,田振华、林洁同时来探望小洁,这对久别的情侣遇到一起,他们重新获得了爱情。 <br>
影片鉴赏:该片是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影片通过林洁、林小洁母女两代人的不同境遇和林洁、田振华的爱情线索,反映出解放前后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影片平易而抒情,流畅而有起伏,形成优美、明丽的艺术特色。导演充分发挥电影的表现手段,手法抒情、明快。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命运,以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或成长过程来体现作品的主旨,牵动观众的心,同时,导演又注重对感情的处理,经常调动环境作为抒情的手段,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渲染人物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影片对于解放前主人公纯洁爱情的渲染和解放后他们的爱情离而复合的处理,都独具匠心,体现了导演鲜明的艺术特色。该片很富于节奏感,常以几组简短的镜头,代替冗长的叙述过程,使影片显得清新、隽永,给人以青春的、美的享受。 <br>
主创人员: 编剧:谢晋 导演:谢晋 摄影:黄绍芬、沈西林 主演:刘琼(饰田振华)、秦怡(饰林洁)、曹其纬(饰林小洁) <br>
<br>
4、《水上春秋》<br>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彩色 <br>
剧情简介:华镇龙原是一个爱好游泳运动的渔民。解放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泳技被商人华七爷赏识。以"为国争光"为名,华七爷将华镇龙骗至天津,参加了在租界举行的万国游泳比赛,华镇龙获得冠军。但因此却招来大祸,一些外国赌徒收买打手要教训华镇龙。幸亏得到大学生李子云等人的保护,才脱离险境。抗战胜利了,华镇龙与好友报名参加平津游泳比赛。警备司令的儿子也参加这次比赛,凭借父亲的权势,他竟在赛前就将华镇龙囚禁起来,使华镇龙失去参赛机会。解放后,曾立志为国争光但一再受挫的华镇龙,出任业余游泳学校教练。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儿子华小龙和几位运动员成长为优秀的游泳选手,创造了蛙泳世界纪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br>
影片鉴赏:本片是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添由表演转事导演的处女作。它将一个游泳运动员在新旧中国截然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加以对比,将旧社会统治阶级垄断体育运动,供自己娱乐、消遣、赌博牟利的丑恶行径曝光,同时也展现了新社会培养人才、倡导友谊和竞争的风尚,从而使体育事业人才辈出、蒸蒸日上的景象。该片具有真实、自然、清新、朴素的特点,在采用新鲜活泼和准确生动的群众化口语上作了可喜的尝试,缩小了影片和生活的距离。 <br>
主创人员:编剧:岳野、周正、谢添、徐洗繁 导演:谢添 摄影:陈国梁 主演:舒适(饰华镇龙)、于洋(饰华小龙)、罗国梁(饰李子云)<br>
<br>
5、《冰上姐妹》 <br>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彩色<br>
剧情简介: 在东北某市这次举行的全省冰上运动中,连续数连冠的王东燕没有获得女子滑冰冠军,冠军被新秀丁淑萍夺得了。为了夺回失去的冠军,王东燕独自苦练,拒绝了中学生于丽萍的求教。丁淑萍则主动热情地帮助于丽萍,使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于丽萍开始骄傲起来,受到了丁淑萍的批评,她赌气走了。经过一系列误会和和解,一年以后,三人一起参加全国冰上运动会,在3000米比赛时,三人都刷新了全国记录,于丽萍获得冠军。<br>
影片鉴赏:影片以冰上姐妹团结友爱、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动人故事,显示了丁淑萍乐于助人,舍己为人,富有牺牲精神的良好道德风尚与高贵品质,同时也对骄傲、自私等不良思想倾向给予了批评。影片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把握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基调,使影片的冲突置于感情基础之上,洋溢着热情、友爱、朝气蓬勃的气氛。该片是我国电影艺术中较早反映冰上体育事业的影片,表现了冰上运动力与美的结合,以及冰上运动员的生活面貌。 <br>
主创人员:编剧:武兆堤、房友良 导演:武兆堤 摄影:舒笑言 主演:卢桂兰(饰丁淑萍)、于中敬(饰于丽萍)、杨光(饰王冬燕) <br>
<br>
6、《女跳水队员》<br>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4年出品 黑白<br>
剧情简介:湛江市中学生陈晓红利用业余时间学跳水,在体校王教练的指导和同伴高丽梅、黄桂兰等人的帮助下,获得了全国少年女子跳水冠军。 晓红被成绩冲昏了头脑,骄傲起来。在一个多月后举行的全国跳水比赛中,她的一个动作得了零分,原本高傲的心一下跌到了谷底…… <br>
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跳水运动员的风采。罕见的“棒冰式跳姿”也只有在本片中得以一见。<br>
主演:张克兢十几岁就已经是国家跳水队员,60年代被选去主演电影《女跳水队员》饰陈小红。该片令她一夜成名,并告别体坛转行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去做专业演员。<br>
<br>
7、《大李、小李和老李》<br>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黑白<br>
剧情简介: 某肉类加工厂工会主席,人称大李, 车间主任人称老李,老李的儿子被称作小李。三李中惟有小李喜爱体育。大李被选为厂体育主席,他开始参加体育活动,但出了不少洋相。老李担忧这闹着玩的体育活动妨碍生产,于是想通过大李的妻子秀梅去规劝大李。不料大李借体育宣传画说服了秀梅。小李由此得到启示,在爸爸的房间里贴满了体育宣传画,可没有奏效。一次,大李请老李去做广播操,老李借故去了冷库。小李无意中把父亲关在库里,冻极了的老李不自觉地做起了广播操。后来,在事实感召下老李成了太极拳爱好者,还参加了运动会比赛。五个孩子的妈妈秀梅也获得了自行车比赛的第一名。加工厂里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br>
影片鉴赏: 该片以工厂体育活动为题材,围绕三个职工的不同性格及他们对待体育活动的不同态度和各自的转变过程,展开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情节和冲突。体协主席最初的笨拙、小李贴宣传画的照搬教条、老李在冷库中不自觉地作广播操进行自我保护等细节,引人发笑,又令人深思。本片寓庄于谐,"误会"与"巧合"的处理自然合理,具有鲜明的轻喜剧样式的特点。导演谢晋长于正剧和悲剧创作,而本片的成功探索,则又显示出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br>
主创人员:编剧:于伶、叶明、谢晋、梁延靖、任黎、姜荣泉 导演:谢晋 摄影:卢俊福 主演:刘侠声(饰大李)、姚德冰(饰小李)、范哈哈(饰老李) <br>
<br>
8、《球迷》<br>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 1962年出品。彩色<br>
剧情简介:某市足球冠亚军决赛在交工队与医工队之间进行,吸引了全市各行各业的球迷。球迷司机好不容易搞到一张票,却被妻子做饼时揉进面团。到了球场门口,他才发现票不见了,坚持原则的检票员不让他进场。他的儿子小球迷以为爸爸已有球票,便将他替爸爸买的票卖给了等退票的球迷医生的妻子,球迷司机得知后,埋怨不已。其妻在家里吃饼时,从饼中发现了球票,匆匆给丈夫送来。但门口观众太拥挤,她被人流卷进了球场,司机仍未拿到票子。这时有人前来退票,球迷司机和球迷医生为争买这张票划起拳来,结果医生赢得了票,和妻子一块儿进场看球。不久,有位孕妇要生小孩,孕妇之母来找负责接生的球迷医生,医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球场。球迷司机从医生那里接过球票,很想立刻进场看球,但为了将医生送回 医院,他又毅然放弃了这难得的机会。待两人返回球场时,球赛已结束。遗憾之余,当他们听说两队踢成平局时,又转忧为喜,因为他们获得了再次观看决赛的机会。<br>
影片根据金振家话剧《足球场上》改编,是一部风格较为夸张的喜剧片。<br>
主创人员:编剧、导演:徐昌霖 主演:铁牛、孙景璐<br>
<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