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深蓝 发表于 2003-12-11 16:04:39

毕业第一年,理想与现实

  毕业第一年,脱离母校的温暖怀抱,人生的又一站开始了,那就是谋生。究竟在谋生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br>
<br>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择业时,在更能发挥个人才能与高收入之间,56%的学生选择了高收入,44%的学生选择更能发挥个人才能;在专业对口与优厚待遇之间,70%的学生选择优厚待遇,30%的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在择业时考虑的众多因素中,按照被选择率,从主到次依次为:经济收入较高、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职业比较稳定、地域较好、回到父母身边和与恋爱对象在一起。<br>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职业理想与“饭碗”的矛盾会经常发生。我们看到,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选到合适的职业,于是有的人索性先不就业,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有的人随便谋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也有的人对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相符的工作怨天尤人,无所作为。<br>
人力资源专家、中国劳动争议网总经理程向阳指出,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皆在于择业者没有能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r>
<br>
案例:<br>
  1、江西省南昌市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李:<br>
  虽然写作和新闻摄影是我的专长,但是今年最初在江西找工作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常常会应聘一些脱离我所学专业内容的工作。在求职中我发现,那些我一眼相中的单位不是我想进就能进的。因此,我后来降低了自己的求职要求,去了一家婚纱影楼当门市兼摄影助理,结果没料到老板却把我当成打杂的。于是,我选择了离开。<br>
<br>
  2、广东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Benny:<br>
  Benny找工作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他想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贸易和管理的工作或其他与贸易相关的物流工作。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很多次面试都是一些公司在网站上面看到了他的简历,然后主动打电话联络他。但可惜的是,这些公司都是招收业务员,而较为文静的Benny深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这类“跑”的工作,因此许多次面试机会都推掉了。<br>
  Benny表示,如果公司提供的职位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他是不会勉强去做的。“因为那是对用人单位和自己不负责任的做法”他说。<br>
<br>
  3、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应届毕业生Karen:<br>
  Karen读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但是她所向往的职业却与贸易、物流等行业有关。毕业后,Karen并没有去应聘有关电脑软件、硬件方面的工作。Karen说,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她发现计算机应用这个学科并不适合自己。相反,她认为利用课余时间做的一些兼职工作,譬如促销、客户服务、市场调查等,更符合她外向的性格。她相信自己在以上这些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br>
<br>
  4、中山大学物业管理专业应届大专毕业生小程:<br>
  小程学的是物业管理,一心想找一份相关的工作。他认为,物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现在房地产的发展一日千里,市场潜力很大。已经考了物业管理资格书和ISO900证书的他本来以为找份工作并不难。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处处碰壁。<br>
  在长时间的求职过程中,小程发现物业管理这个行业较少向社会公开招聘,那些公司往往是通过内部员工提升、调职或者是通过员工介绍熟人等途径找到工作人选。小程还有过一次到物业管理公司应聘失败的经历,他说:“物业管理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业主的投诉是很重要的。也许不少公司觉得年轻人不懂这一套,因此在招聘的时候都是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要应届毕业生。”<br>
  虽然经历挫折,但小程依然很想从事物业管理工作。他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希望可以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二是这个行业很能锻炼人,而且会学懂如何去与人沟通。 <br>来源:信息时报-人才金版<br>
<br>
<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第一年,理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