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ve 发表于 2003-12-18 19:19:33

流到下个世纪的眼泪

有人说庄子是生活在两种境界里的人,他在两种不同的角色中无奈的转换着。一会儿,在冰冷的厌世情节中:一会儿,在浓烈的爱潮中。<br>
他厌的世,是那污浊的社会,在那极其黑暗的社会中所充斥着的浓浓的势力争夺,是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的伦理规则,是那些乌烟瘴气的官场之战,是那些让单纯辛劳的农民们,让那些一腔热血的爱国爱民之人,让那些无视自身快乐而整日为社会奔波的人们无法生活的社会。<br>
庄子先前的那一腔热血,那忧国忧民的情节,那甘愿失自身舒宜而挽社会之天的幻想,早就被打破了,所以他会在有使臣,受上之命请他一点江山的情形下,断然拒之;所以他会以龟之自由喻己之志;也就是如此,他才能只盯着自己手中的鱼竿,满眼清晰的关注着水中的动静。因为他已明白谁都无法挽救这世道,无法改变这昏暗的人际。是的,他别无他法了,他也只能在那一溪之前,望着那碧云天的溪水,听着那山间野鸟的鸣叫,坐在一块深陷草丛的潮湿的石头上,专注又不算专注的盯着那一条细悠悠的鱼竿,希望又不希望将有一条贪吃的鱼能上钩。他想他的一生不论是否快乐,是否舒适,是否问心无愧都无所谓了,因为他的心是死的,被这样的社会而蹂躏的只能感觉到伤痛的地步了。他扪心自问:“我的位置在哪?”于是,那偷听到他话的灵魂说:“你需要自我的掩盖。”也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庄子下定了决心去寻求一种飘渺的极乐世界,可以自无拘束的世界。<br>
庄子爱这世界的万物,他爱那自由翱翔的鸟儿,他爱那坚强挺拔的青松,他爱那缓缓流动的溪水,爱那叮咚作响的山泉,爱那豪放无畏的暴雨,爱那任性飘舞的雪花。他看着这世界的最为自然的事物,欣赏着他们最为本色的性情,体会到一种逃离世俗的意境,于是他也就决定自己要寻求这一生的也许只是梦境中的不可实现的极乐世界。他厌倦了,厌倦了那世界之中令人生畏的社会,厌倦了自己心的漂流。他抚摩着自己一身的伤疤,眺向苍天,心中怒吼着:“社会就是这样的吗?!”然而那看似威勃的苍天也不肯给他答案,也许它根本也只是无奈的看着那一幕幕恶剧的上演,之所以,他也会流泪于人间。<br>
因此,在我看来。庄子诗中的追求超脱的辞藻,追求自由的言语,也是那他自己制造的虚幻的且不真实的可以疗伤的药包。但是,终究在内心的深处,他没能敌过社会对他自我的侵染,因为在他的诗句中仍然是在忘情的追求。是的,他的一生都处于这种无际的追求之中。在这过程的其中,他还是在不断的体会着社会本身的苦难,他仍然会为那在社会中无辜的牺牲者而伤悲,仍然会为这无奈的世纪而感叹。他的一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超脱,也许只是偶尔的小息罢了,而在那之后就是满心的泪水,满眼的迷茫。。。。。。<br>
时至今日,即使庄子可以生活到这个世纪,我相信,他的眼泪也将流到下个世纪。<br>
<br>
<br><br>
<br>
<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到下个世纪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