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IT的背后——2005年5月无忧指数IT篇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TR><TD><b><font size=3>IT的背后<br>——2005年5月无忧指数IT篇</font></b></TD></TR><TR><TD>文/小鱼</TD></TR><TR><TD></TD></TR><TR><TD><br>
<TR><TD></TD></TR></table> IT业犹如一个职场中的围城,城里的人期盼着出去,而城外的人想着往里走。不了解它的人只为它的灿烂而惊叹,了解它的人却为它的易逝而唏嘘。 <br>
<br>本月无忧数据中显示出的平均有效职位数401549个,销售、工程技术、IT占据了前三位,北京、上海、深圳依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聚集之地。多变的IT行业,让许多人有些招架不住,去或留已经成为了IT中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br>
<br><b>裁员、市场、潜力</b> <br>
<br>正当人们还沉浸在2005年IT业复苏回暖的美好愿景时,“五•一”黄金周过后的大规模集中裁员再度印证了整个IT业竞争加剧和增长乏力的现状。IBM公司由于在欧洲市场业绩不佳,本次裁员数量将达1万至1.3万人;奥林巴斯将裁掉其雇员总数的30%;小灵通市场下滑速度严重,UT斯达康不得不宣布裁员1400人;还有爱立信、京瓷等公司也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了各自削减员工的计划。据《经济日报》报道,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阶段性IT市场缺乏热点,很多公司都拿不出能快速带动消费市场的产品,从而步入此尴尬境地。而另一方面,有关专家也分析认为,尽管信息化带动了PC、服务器等产品的销售,但由于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并不成功,使得用户在信息化上的投资更加谨慎。据IDC预测,今明两年全球IT市场的增长率仅为5%左右,甚至很多大的用户都在削减企业IT建设方面的投资,因此在市场脚步放慢的同时,许多IT企业不得不从控制成本入手,集中资源于优势产品及新产品的发展和开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裁员的背后,也恰恰说明了全球IT市场正在慢慢走向成熟,有人预测未来全球IT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稳定保持在5%—8%之间,届时IT公司之间所比拼的不再是各家之所长,想占领市场一席之地,需要靠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体现。 <br>
<br>虽然整个IT产业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但产业内部的产品格局变化所引发的新兴市场潜力倒颇让人欣喜。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消费IT市场2005—2009年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以往占据整个IT业主要动力的PC产品正在受到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挑战。所谓的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机顶盒、平板电视、个人媒体播放器(PMP)、数字音频/视频播放机、掌上游戏机等。据称,2004年中国消费IT业的销售额达到了616.8亿元,预计2009年能达到1596.4亿元。相对而言,PC产品的销售额则增长平缓。专家分析认为,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增长快、利润高,而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行业趋势之所在。许多传统IT厂商都瞅准了商机,正在从以“信息处理功能”为核心扩展至“休闲娱乐功能”为核心。与此同时,硬件设备的进步也带动了内容服务的增长,例如游戏设计、音频视频等,其市场联动性相当之大,受关注程度日益提升。 <br>
<br><b>城市、紧缺、薪资</b> <br>
<br>有裁员,并不代表没有新人招募。根据前程无忧(www.51job.com)数据统计显示,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行业的招聘数量依然庞大,占到整体的27%。其中IT职位数以北京、上海、深圳居多。有数据表明,北京以其政治、文化的第一优势集中了近19%的软件开发者,上海占13%、深圳占了10%,广州IT优势明显回落,而杭州以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政府环境也吸引了5%的软件人才。作为东北软件产业基地的大连,虽为后起之秀,也毫不逊色,依托对日韩等国家的软件出口业务的增长,IT人才需求也在持续上扬。从本月51job的IT招聘职位来分析,目前北京比较缺乏的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高级JAVA软件工程师、LINUX系统工程师;上海地区紧缺的是C++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以及多媒体开发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软件测试人员、硬件工程师受到深圳企业的追捧;大连IT职位以大型机开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为需求主导。 <br>
<br>当然吸引IT人才的主要因素还是以薪资为导向。根据调查显示,北京和上海依然是IT人的向往之地,不仅是因为当地城市发展和产业环境相当优异,而且薪水也名列前茅。以目前最热门的软件工程师为例,据《前程无忧2005年白领薪酬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平均年薪达到58,873元,上海地区以微弱差距略胜一筹,达到60,599元,而大连地区的平均薪酬只有41,168元,地域差距相当明显。深圳地区最紧俏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年薪可高达89,030元,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拟。大连地区的数据库工程师在本地所有IT职位中薪资最多,为46,165元。造成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薪资水准,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专家提醒个人,在面对薪资诱惑的时候,务实的IT人也要注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莫因短期利益,而过早地结束自己的IT人生。 <br>
<br><b>游戏、蓝领、“钉子人才”</b> <br>
<br>同样作为一项消费品,游戏产业的热闹景象早已是见怪不怪了。从2004下半年开始,直到2005年,相继风风火火地落户了多家游戏培训公司,甚至于一些知名IT培训公司也开始涉足其中,在许多大中型城市中建立起游戏人才培养基地,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烘热了整个中国的游戏产业。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200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3.2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45.8%,而到2007年,这个数据将达到67亿元人民币。而截止到2004年,国内网络游戏企业已经达到了77家,玩家也突破了1170万人,而游戏从业人员的数量只有6000人,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明显感觉服务端底气不足。人才危机已是一项不争的事实。60万人才的缺口令不少游戏公司HR叹息良将难求。根据分析,目前最紧缺的是新型游戏管理人员、新型游戏策划经理,以及新型游戏的市场营销、项目开发等职位。尤其是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年薪可达到30万元,这要求应聘者具备跨行业知识的整合能力。包括网络游戏的知识,了解游戏的各个关口如何构架和设计等,还要擅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游戏软件开发人才更是本年度大型游戏公司争夺的对象,对于想自主开发游戏项目的企业来说,研发人才自然不可或缺,平均月薪可达到8000—10000元。 <br>
<br>软件蓝领固然比不上游戏专才那么光鲜,但伴随着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这个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与软件工程师相比,软件蓝领似乎还是处于较低层面的岗位。早期将蓝领概念引入IT职场,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印度IT产业模式的影响。为了将中国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划分出“软件蓝领”这一层次以显示企业产业化分工的精细。而在国内又有多少企业真的在招“软件蓝领”呢?回答是否定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IT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孙元凯博士认为,依照目前中国的IT产业结构,仍然是靠内需来拉动市场,外包业务暂时不会成为主流,因此还并不适用软件蓝领。比起印度模式中的“木桶理论”,我国软件人才比较适合“钉子理论”,也就是对IT人才有一个宽泛的需求,但是对某一个技术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同时在钉子的尖上加上较多的实践经验,这正是中国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就IT求职者而言,无论是蓝领也好、白领也好、金领也好,只要不断地在个人技术等综合能力上获得提升,学会了钉子精神,不言而喻就会成为企业之中的佼佼者。(完)<br><br>
<br>
<br>
页:
[1]